答:(蔡依橙)
是的,最近一年,上課的同學中,有國際經驗的同學,稍微比較多。包括以下幾種:
2023 年 8 月 20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旁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張凱閔醫師 / 蔡依橙醫師
Meta-analysis 作為一種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文體,只要有能連上網的電腦,就可以進行文獻收集與寫作,是許多缺乏資源研究者在這個時代的機會。然而剛接觸統合分析的新手,對於主題怎麼訂、文獻怎麼找,甚至是和一般文體有何不同、有什麼須注意的,難免產生許多疑問。
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由具多篇統合論文發表經驗的講師們打造課程,以資深研究者與審閱者的經歷,來提點論文投稿中需避免的錯誤;講師和助教們更設身處地,攜手踏入不熟悉的新領域,以新手身分運用課程內容,從頭發表全新論文,再將成功發表於約 6 分期刊的論文,融入課程教材與教學設計。(細節參閱「指定論文(2023-)」頁面)
撰寫一篇統合分析論文的流程,從找題目、評讀文獻到統計製圖,從寫作、投稿到 revision,整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初學者容易卡關的部分,課程中皆會分享。我們用最好懂、最有效率的課程設計,協助學員快速學會,而新思惟工作坊最著名的互動實作,更要讓學員能在課程當天,親手跑出統計,做出高品質的投稿等級圖表!
為了協助學員走完發表的最後一哩路,新思惟更推出每週一次的蔡校長 Office Hour 線上諮詢服務,協助學員解決課後卡關問題,邁向成功起步。多位校友認證相當有幫助,不僅限於醫師,各行各業的校友都有發表實績!
目前對於纖維肌痛的藥物治療效果有限。雖然維生素 D 在緩解疼痛方面有些效果,然而在纖維肌痛中,有關補充維生素 D 對心理效果的分析仍然不足。
蔡昇達醫師團隊研究補充維生素 D,對纖維肌痛患者的心理效果和生活品質的影響,以滿足臨床上對有效治療的需求。
作者群收入維生素 D 與安慰劑的隨機對照試驗,以及維生素 D 補充前後的前瞻性研究,以評估維生素 D 對心理結果、生活品質和疼痛評分的影響。一共納入了 8 個試驗,共計 694 名參與者。統計發現維生素 D 補充對身體功能、因情緒健康而造成的角色限制、社交功能和一般健康狀況有顯著的正面影響。
分析中也發現,維生素 D 的使用,會有纖維肌痛影響問卷(FIQ)評分的改善,但在視覺模擬量表(VAS)和 Beck 憂鬱量表(BDI)評分上沒有顯著影響。
總結來說,補充維生素 D 可能是改善纖維肌痛患者心理結果和生活品質的替代選擇。
恭喜蔡醫師!
對於頭頸部鱗狀細胞癌(HNSCC)患者,修改後的格拉斯哥預後評分(mGPS)是否有用仍存在爭議。
欒智偉醫師團隊在 EMBASE、PubMed 和 Cochrane Library 中搜索文獻,從成立以來至2022 年 6 月 30 日,使用統合分析評估 mGPS 與生存結果之間的關聯,並以合併風險比(HR)和 95% 信賴區間(CI)來表示。
在 11 個研究中,總共有 2017 名 HNSCC 患者。較高的 mGPS 與 HNSCC 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HR = 2.39,95% CI 1.69-3.38),存活率(HR = 2.40,95% CI 1.94-2.98),疾病死亡率(HR = 2.57,95% CI 1.71-3.88)和無疾病生存期(HR = 2.67,95% CI 1.51-4.73,p ≤ 0.001)較差有關。
研究結果顯示對於診斷為 HNSCC 的患者,mGPS 可作為有效的預後生物標記。
恭喜欒醫師!
問:校長好,我寫好統合分析也投稿了,審閱者提出的問題我應該也能解決,不過有一個比較麻煩,想請校長給點建議。
審閱者的問題是,我們 protocol 註冊的時候,為什麼使用 INPLASY,而不是 PROSPERO,提出質疑。他認為 INPLASY 不是一個 systematic review 註冊的平臺,要求我們解釋,請問我該怎麼回答呢?
答:(蔡依橙)
目前投稿統合分析,期刊社幾乎都會要求事前註冊 protocol,而註冊 protocol 常見有兩大選擇,一個是 PROSPERO,另一個是 INPLASY。
PROSPERO 歷史悠久,投稿也不用錢,但最麻煩的就是審查時間很久,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審好,很可能審查幾個月的期間,別人的統合就刊登了。最糟糕的是,審了好幾個月後,還很可能退稿,這會使得我們的整個發表跟寫作時程變得完全不可控。如果你時間很多,也不缺這一篇,可以慢慢給他審,那麼 PROSPERO 是可以選擇的。
Vancomycin(萬古黴素)+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組合藥物,與 vancomycin + cefepime / meropenem 組合藥物相比,有較高的急性腎損傷(AKI)風險。然而,目前不確定以 AUC 為基礎的 vancomycin 劑量,是否比以波谷濃度為基礎的劑量具有較低的腎毒性。
邱家佑醫師團隊從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 等數據庫中搜索文獻。比較了 vancomycin +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和對照組之間的 AKI 的比值比(OR)。對照組定義為與 piperacillin-tazobactam 以外的抗假單胞菌 β-內醯胺類抗生素結合的 vancomycin。
數據顯示,AKI 的 OR 在 vancomycin +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組與對照組之間有顯著差異(3 個研究,866 名患者,OR 為 3.861,p < 0.05)。在接受 vancomycin +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治療的樣本中(2 個研究,536 名患者),以 AUC 為基礎的劑量比波谷濃度為基礎的劑量下,AKI 風險(OR 為 0.715,p = 0.177)和每日vancomycin 劑量(p = 0.392)較低,但統計上並不顯著。
然而,在現有文獻中,使用 AUC 為基礎的給藥方式並不能消除 AKI 的風險,與根據波谷濃度的給藥方式相比,也不能顯著降低每日 vancomycin 劑量。
邱醫師專注在感染科領域研究,一邊閱讀文獻找尋資料支持臨床治療時,一邊寫成統合分析,是在臨床原創研究之外,快速增加履歷篇數,並增進專業發展多元性的方式,值得學習!
恭喜邱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