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工作坊

00_FB_20221217_radar
2022 / 12 / 19

2022 / 12 / 17(六)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1_20221217_radar

 

 

全新改版後的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87 分,單堂分數最高達到 4.96 分,也有曾上過舊版課程的同學,在手寫回饋中推薦,改款的內容值得再次上課,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20821_0120
2022 / 11 / 7

2023 / 1 / 8(日)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3 年 1 月 8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張凱閔醫師 / 曾秉濤醫師 / 蔡依橙醫師

 

 

banner

 

 

全新教學設計、全新互動實作內容,2023 年首梯開放報名囉!

 

 

 

 

這次改款後的課程,是從根本開始全新打造的。

 

為了體現課程所教的技術,是初學者都能理解的方法,講師們離開了自己熟悉的次專科範圍,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從頭開始認識領域現況,並找到適合撰寫的主題,運用課程的教學內容,完成分析、寫成論文,並登在影響係數約 6 分的期刊。(細節參閱「指定論文(2023-)」頁面)

 

接著,根據這個過程中的各種觀察,把初學者容易卡關、可能會遇到瓶頸的部分,系統性整理成課程內容,用最方便理解的方式陳述,達成高效教學。

 

新思惟最著名的互動實作,一樣保留下來,並重新設計,同樣讓各位做完整篇論文的統計,畫出國際期刊與審閱者都愛不釋手的漂亮圖表。

 

從找題目、文獻評讀到統計製圖,從寫作、投稿到 revision,整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初學者比較困難的部分,通通都放進了這次的課程。

 

 

 

立即報名 1/8(日)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30108_0137
2022 / 11 / 7

2023 / 1 / 8(日)課程記錄

 

 

 

 

 

 

 

2023 / 1 / 8(日)活動內容

2023 / 1 / 8(日)課程講者

2023 / 1 / 8(日)報名額滿

2023 / 1 / 8(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3 / 1 / 8(日)課程照片記錄

2023 / 1 / 8(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

 

 

01_PeerJ_ChenJY_03
2022 / 10 / 25

[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關於洗腎者低血鎂與死亡率之統合分析,獲 PeerJ 刊登!

 

 

01_PeerJ_ChenJY_03

 

 

文章介紹

 

營養不良-發炎-動脈粥狀硬化症後群 MIA,是在末期腎病變患者中,因發炎物質所引起的疾病,常與低血鎂和死亡率有關。陳醫師團隊想知道,在洗腎患者,低血鎂是否真的跟死亡率相關,在血液透析跟腹膜透析患者,又是否有所不同。

 

收錄了 21 篇研究共 55232 位患者後,確認低血鎂與總死亡率和心臟血管死亡率都有關,而且這個現象似乎只在血液透析患者,對腹膜透析患者並不明顯。作者群認為,這個特別的發現,值得未來設計更多的研究去觀察並確認。

 

在有大量研究出現的熱門領域,如果還沒有人做統合告訴大家目前的初步總結,那就是一個很好的研究題目。對這類的統合分析來說,速度很重要,畢竟我們看到有這樣的發表機會,別人也可能會看到,萬一審閱與修改期超過一年,就可能被人捷足先登。

 

 

恭喜陳醫師!

 

閱讀更多 »

banner
2022 / 10 / 17

2022 / 12 / 17(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2 年 12 月 17 日(六)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張凱閔醫師 / 曾秉濤醫師 / 蔡依橙醫師

 

 

banner

 

 

「特別加開:全新改版的統合分析『週六班』來囉!」

 

對初學者最友善的課程,最多校友成功發表的工作坊,全新教學設計、全新互動實作內容,開放報名囉!

 

 

 

 

這次的課程,是從根本開始全新打造的。

 

為了體驗實習醫師、PGY、住院醫師的心情,講師作者們離開自己熟悉的次專科範圍,進入一個新領域(抗氧化營養補充品),從頭開始認識領域現況,並找到適合撰寫的主題,然後運用上課所教的技術,初學者都能理解的方法,完成分析、寫成論文,並登在影響係數約 6 分的期刊。(細節參閱「指定論文(2023-)」頁面)

 

接著,根據這個過程中的各種觀察,把初學者容易卡關、可能會遇到瓶頸的部分,系統性整理成課程內容,用最方便理解的方式陳述,達成高效教學。

 

新思惟最著名的互動實作,一樣保留下來,並重新設計,同樣讓各位做完整篇論文的統計,畫出國際期刊與審閱者都愛不釋手的漂亮圖表。

 

從找題目、文獻評讀到統計製圖,從寫作、投稿到 revision,整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初學者比較困難的部分,通通都放進了這次的課程。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

01_PP_TengIC_02
2022 / 10 / 11

[快訊] 鄧宜家醫師團隊,關於開顱手術使用頭皮神經阻斷術與術中血液動力狀態和術後疼痛之統合分析,獲 Pain Practice 刊登!

 

 

01_PP_TengIC_02

 

 

文章介紹

 

在開顱手術時,加上頭皮神經阻斷術,可以減少對神經的刺激,可能會在心跳血壓,以及術後疼痛反應出來,鄧醫師與其團隊,預計針對這個主題,作統合分析。

 

收入了 12 篇研究,統合後發現,使用頭皮神經阻斷,比起對照組,手術下刀後的心跳較低、血壓較低,術後一天時的疼痛較輕,不過兩天時則差不多。

 

針對以前已經有人做過的統合分析,找出新發表的文獻,並加以追蹤整理。如果能找到新的切入點、新的分組、新的發現,則是個很不錯的主題。因為有之前的文獻能作確認與反向工程,也很適合初學者。

 

 

恭喜鄧醫師!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