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才剛安裝 CMA 試用版,就只有 10 天或 10 次的試用機會,真的能夠學會軟體操作嗎?
真的可以!
看看同學們的作品,即使打上 Evaluation copy,依然很確定是精彩的 forest plot,被 SCI 期刊接受也一點都不失禮!
早上才剛安裝 CMA 試用版,就只有 10 天或 10 次的試用機會,真的能夠學會軟體操作嗎?
真的可以!
看看同學們的作品,即使打上 Evaluation copy,依然很確定是精彩的 forest plot,被 SCI 期刊接受也一點都不失禮!
作者:嘉義長庚醫院 耳鼻喉科 王韻婷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以全身免疫發炎指數作為頭頸癌預後指標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Oncology 刊登!
在報名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之前,對於統合分析文章的見解,只停留在證據等級很高、有許多複雜統計圖表交織的印象,至於如何統計跟文章架構則根本毫無概念。
曾動心想報名上課了解,又擔心課程內容不如心得分享那樣精彩且有幫助,而屢屢卻步,但在得知科內多位學長曾參加過新思惟其他工作坊,給予一致好評,破除心中的疑慮後,終於鼓起勇氣報名了《統合分析工作坊》,一堂啟發我進入 meta-analysis 殿堂的基石。
「我早上才剛安裝軟體,還沒打開過。中午幾個小時就能讓我畫出 SCI 等級的圖表嗎?」
當然可以。我們看看一位同學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他說「確實能讓新手於一日的課程中做出符合 SCI 投稿水準的圖表。」
作者:彰化基督教醫院 骨科部 李翼安 醫師
論文寫作一直是臨床醫師必須面對的課題,尤其是醫院或是學校升等有要求的時候。
一篇論文的寫作,如果是從無到有,論文題目的發想只算第一步,接著就是要收集適當的研究材料,也就是病例數。病例的收集順利與否,牽涉到天時、地利、人和,就算有好幾個醫師一起合作,要收集到足夠的病例數常常都是曠日廢時;其他還有行政方面,例如 IRB 繁瑣的送審,甚至還要親身去審查委員會做口頭報告。
假使有幸一切順利將全文寫出,投稿之後 reviewer 問了某些問題,而恰巧在你所收集的資料之中沒有這一項,若不能將所有病例召回重新做資料的收集,就只能大方承認研究設計的不足,任憑宰割。所以從零到文章刊登,需要克服重重的困難,如果真的運氣不好,遇到過不去的關卡就只能徒呼負負了。
作者:嘉義基督教醫院 中醫部 謝明穎 醫師
因為即將面臨升等需要論文的問題,開始尋找能做出論文的方法。想過要嘗試做臨床的收案,但實在沒有資源、經費或是人力的協助;實驗室的部分完全不熟悉,也不敢輕易嘗試。
思考一段時間,又因之前有學長姊在沒有資源的情況下,參加新思惟課程,幾人合力寫完並發表統合分析文章後順利升等,便決定也報名新思惟的課程來學習。
這次的互動實作,我們做了小規模的改款,其調整,是根據過去累積的回饋、上課族群的變化,以及近來統合分析論文審閱的趨勢。整體來說,更容易上手,也更容易做出 SCI 等級的版面。
從同學們上傳的作品,也的確可以看見這樣的趨勢,幾乎每一張都已經有能被國際期刊刊登的畫面水準,相當不錯!
以下,我們一起看看那些還能建議的細節,以及得獎同學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