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學員提問

20201016_123907
2020 / 10 / 16

統合分析(meta-analysis)會像個案報告(case report)一樣沒落嗎?

 

 

20201016_123907

 

 

問:學長,meta-analysis 會像 case report 一樣,泡沫化嗎?因為我的老師一直叫我去加入他的研究,認為我做 meta-analysis 沒有用,以後期刊會不收這類文章。

 

答:從趨勢的角度來看,不會。

 

閱讀更多 »

202401126_meta_qa_04
2020 / 9 / 14

問:怎樣的統合分析主題可以最快做好?如何有效率的執行,從寫作到發表需要多久時間?(初學者 vs. 論文老手)

 

 

QA4-00_Meta-analysis_20200705_1281

 

 

答:(張凱閔)

 

題目的選擇,建議要找臨床上實用的主題,因為讀者最有興趣,同時寫作的時候,也比較好找到佐證的參考資料。這樣寫起來速度才會快,也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

 

另外所需要的時間,也得看題目的大小。若可能納入的論文大於 10 篇以上,在文獻選讀與整理的步驟上,至少需要兩週。之後資料萃取與統計分析,以及評定所搜集文獻的品質,則需要再兩週。

 

閱讀更多 »

88056961_3103936872949967_8365940163339091968_n
2020 / 2 / 25

問:論文研究主題不屬於特定某計畫,就只是自己想擴展可能性及學習,grant 的資訊是否可不寫?

 

 

88056961_3103936872949967_8365940163339091968_n

 

 

問:因寫論文應該會在公餘時間,或研究主題不屬於特定某計畫,就只是自己想擴展可能性及學習,grant 的資訊是否可不寫,僅感謝協助的人或單位即可?沒寫資助的 grant 會影響到被接受與否嗎?

 

答:(蔡依橙)

 

是的,grant 以及 acknowledgement 都不是論文的主角,也不會影響是否被接受。

 

比較像是「如果論文被接受,你有什麼特別要感謝的」,grant 就是給研究計畫與獎助金 credit,讓教研部、科技部等日後好統計,覺得預算撥到這裡有成績,acknowledgement 則是感謝那些有幫忙,但貢獻不到可以列名作者,或幫忙的人不願意列為作者的人。

 

閱讀更多 »

QA2
2020 / 2 / 25

問:作者若僅兩人,會影響到文章被接受與否?

 

 

QA2

 

 

答:(蔡依橙)

 

理論上不會,但有些例外。

 

例如說,你的 materials and methods 裡頭說,文獻評讀由兩個獨立研究者各自評估,在有差異的部分,會請另外一位獨立研究者根據兩位的意見與文獻內容作最後裁決。這樣就三個人了,結果作者才兩個,這可不行。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0505_0194
2019 / 5 / 15

問:請問校長如何把 meta-analysis 工作坊,從「想法」化為實際的「課程」,這當中的評估跟架構,是怎麼思考跟實行的呢?

 

 

20190510003519

 

 

答:(蔡依橙)

 

喔喔,同學這個問題很「後設」,也就是很 meta-。意思就是,你在上課的過程中,還能靈魂出竅一下,思考這一切到底怎麼構成的。

 

有這樣的想法,表示你可能有「構建」事情的傾向,這樣的個性很適合創業,就算不辭掉工作,在組織內,做「內部創業」也很好。希望以下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0505_0186
2018 / 5 / 15

統合分析工作坊 Q&A 精選

 

 

Meta-analysis_20190505_0186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