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住院醫師

00_FB_20250809_radar
2025 / 8 / 11

2025 / 8 / 9(六)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50809_meta-analysis_radar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課程滿意度分數皆獲得 4.65 分以上,謝謝大家給予肯定與建議。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除了統合分析,想要無資源起步,現在又多一個選擇囉!網絡統合分析,讓你工具更多、產線更多。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課程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CHYang_meta-analysis_20241221_907
2024 / 12 / 27

從一無所知,到獲得了進入 meta-analysis 的門票。

 

作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 楊麒翰 醫師

 

 

00_FB_innovarad_CHYang_meta-analysis_20241221_907

 

 

身為正在接受訓練的外科住院醫師,彷彿住在精神時光屋裡,每天就這樣在開刀、值班中一天天日子便過去了,驀然回首已是 2024 年年底。其實過去曾聽聞學長姐推薦新思惟的論文課程,但心中都覺得太忙太累而沒有多想,趁著這次在中部開課,終於下定決心報名參加,挑了一天沒有值班的週末來台中學習。

 

第一次參加新思惟舉辦的工作坊,心中只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聽完之後只能說這個工作坊真的超讚,課程的價值遠超過價格,每個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

 

 

帶我們從讀論文的角度無痛變成寫論文視角

 

自從報名完拿到課程指定論文後,我便利用下班後的時間仔細研究,無奈過去對於統合分析的知識一知半解,只知道看研究的結論,中間的研究方法、論文收錄等等細節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在細讀指定論文的第二段時便充滿許多問號,也自己上網搜尋答案,但往往只是得到更多更複雜不了解的統計學名詞。

 

課程當天,兩位老師用短短時間深入淺出的分析,讓我能夠把指定論文先前讀不懂得地方好好了解一遍,就像是從老師們在撰寫這篇論文的視角出發,從題目的選擇及文獻如何篩選,如何從每篇選入的文獻中萃取出資料,萃取出的資料如果不一致時,要做什麼轉換,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從以前只是個統合分析讀者的角度,逐漸轉化為寫作者的角度,短短一天就能有如此的進步,只能說新思惟的老師們實在是功力深厚。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615_0051
2024 / 6 / 21

資訊爆炸的現在,誰的研究結果才正確?我想親自找出答案。

 

作者:秀傳醫院 麻醉科 梁婷瑋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615_0051

 

 

想報名新思惟課程已經許久,但住院醫師時因為訓練繁忙,和手上已有一篇研究足以投稿,即使一直很好奇統合分析怎麼做,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報名參加課程。

 

接下來因緣際會離開醫學中心、升上主治醫師,新的工作醫院並沒有硬性規定主治醫師的研究產出,只規範期限內若有論文發表,可以發還 1% 的預扣薪水當作研究獎勵。平心而論,課程的報名費,加上寫論文所需投入的時間心力,以及論文各項支出稿費,與被扣的薪水相比,金錢上、精神上怎麼算都是虧本。

 

 

但,我還是報名了新思惟的統合分析課程!?

 

理由是因為,在行醫的這條路上,不論是什麼職級、什麼規模的醫院,我們都不乏遇到難題的時候,感謝前人在遇到難題時將自己的發現以論文發表,供後人研讀學習,只是在資訊量爆炸的現在,常常看了多篇研究,內心的困惑卻越來越多,病人族群、臨床的 setting、統計方法不盡相同,究竟誰說的是對的?適合應用在我的病人上嗎?

 

 

在我看來,統合分析,就是當臨床上遇到困惑時,將查詢資料的過程加以整理、統計、量化,並集結成一個目前現有研究的總結論。簡單來說,統合分析除了是缺乏臨床資源依舊可以發表論文的途徑,也是將唸書過程梳理成文章的方法,這也是自己看到台中場《統合分析工作坊》開放報名時,立刻手刀報名的原因!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615_0579
2024 / 6 / 21

那些學術界不會公開的秘密,新思惟偷偷跟你說。

 

作者:台中榮總 大腸直腸外科 林志安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615_0579

 

 

新思惟的課程,從 PGY 時期就經常在同事、周遭朋友中口耳相傳著,社群媒體上也不時看到。埋頭於繁忙的臨床工作裡,便逐漸忘了有這麼一門課。升上主治醫師之後,在醫學中心面臨論文及升等的壓力,無意間看到難得在台中開班授課,於是鼓起勇氣報名!

 

 

老師帶著寫過一篇統合論文,自己卻還是懵懵懂懂。

 

住院醫師時期,在醫院老師的帶領之下發表過一篇 meta-analysis。從文獻搜尋到評讀,老師提供很多資料供我閱讀,花費了不少時間,後續的統計和投稿問題,雖然老師人很好,幫我完成部份的工作。最後文章成功刊登,十分感謝老師,但總覺得不踏實,心想有朝一日我也是要自己獨力完成的吧,不能總一輩子麻煩人家或賴著老師,成為我這次報名的最大契機。

 

在一開始報名時大家的疑問,行前便提供了詳細的 QA 文件為我們解惑,搭配課前閱讀的資料,就能看出課程團隊的用心。上課當天,蔡校長先揭示了圖表重要性,用簡單的語言,把 PRISMA、Forest plot 到 funnel plot 的概念講得很清楚,除此之外,也說明了圖表排列順序的重要性,就像打牌 combo 一樣需要技巧。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615_0309
2024 / 6 / 21

越早來學越好,研究初學者必須知道的重點!

 

作者:台中榮民總醫院 核醫科 蔡昭瑋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615_0309

 

 

進入住院醫師訓練之後,我開始感受到來自院方對撰寫論文的要求與壓力。原本並沒有打算認真準備這件事,認為只要把臨床工作做好就已足夠。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意識到,如果想要在職涯中升任主治醫師,甚至是晉升教職,撰寫論文並在學術界有所建樹是無法迴避的挑戰。

 

對於我們這些剛進入專業領域的菜鳥住院醫師來說,面對論文的要求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不僅在專業知識和研究經驗方面都相對不足,加上手邊的資源有限,導致論文產出變得困難重重,這樣的困境使我感到些許焦慮和無助。

 

幸運的是,一位同事向我推薦了蔡校長,以及新思惟的工作坊。其實我早就耳聞這系列的課程,也知道蔡校長在這方面的盛名,由於過去一直沒有什麼緊張感和想做研究的想法,從大學時期就把參與新思惟課程的這個念頭拋諸腦後。隨著職涯的進展,我逐漸理解到研究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這才促使我下定決心報名參加《統合分析工作坊》。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30916_860
2023 / 9 / 21

實證醫學不可或缺的工具,怎麼能不來學呢?

 

作者:吳奇諺 獸醫師(University of Florida,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meta-analysis_20230916_765

 

 

這次同時報名《統合分析工作坊》和《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是開課前不到一週,因為自己有許多事情要忙,再加上老家在南部,猶豫了許久才報名。但上完課後,不只沒有一絲後悔,還意猶未盡!

 

早在幾年前在美國住院醫師培訓期間,就看到了新思惟的課程,然而當時正值 COVID 疫情肆虐,遲遲無法回台。去年十月,我成功回到台灣,並報名參加了一場工作坊,但上課前一天中標必須隔離,只好取消報名。幸好這次沒有讓其他事情阻礙我上課,讓我得以滿載而歸!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