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新思惟

00_innovarad_CLCh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974
2025 / 2 / 21

已有統合經驗的我,為何還來上課?

 

作者:洵籙健康企業社 朱謹伶 負責人 / 特教博士 / 護理師 / 諮商心理師

 

 

00_innovarad_CLCh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974

 

 

先前上了新思惟的《網路統合分析工作坊》,真心覺得相見恨晚,一百個懊悔怎麼不早點來上課!心想著:如果台中還有開其他課,那麼一定要來上課。就這樣,老天聽到我的祈禱,看到台中班有開統合課程,立刻手刀刷下信用卡分期報名。

 

當然,這個決定讓身邊的同學頗吃驚,同學問:「你已經有發表過統合分析的文章,對統合分析不能算是小白,怎麼會想再報名學習統合課程呢?況且新思惟的學費可以繳博班一整年的學雜費加學分費!」

 

我看完訊息後,在 LINE 上面堅定的敲出:「因為我想要知道統合分析的寫作 SOP、關鍵技巧和行規默契。投稿已經很難,過程就不要為難自己,鬼打牆真的非常非常可怕。我覺得,我還為難荷包可能比較有助身心健康。」

 

畢竟,當寫論文注定成為歲月中的一部分,如何讓彼此可以和諧相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總不能為了寫 SCI 讓自己變成白髮魔女啊。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MFWu_meta-analysis_20250215_1299
2025 / 2 / 21

《統合分析工作坊》是一條鋪好前往論文發表的道路

 

作者:高醫 精神部 吳旻峰 醫師

 

 

00_innovarad_MFWu_meta-analysis_20250215_1299

 

 

 

學術研究的發表過程往往充滿挑戰,從選題、數據整理、圖表呈現、回應審查意見,乃至最終被接受,每個環節都需要嚴謹的思考與細緻的執行。在《統合分析工作坊》中,老師們以豐富的經驗與細膩的指導,為我們鋪設了一條相對順暢的道路,幫助我們在發表學術論文時更加得心應手。

 

 

找題目:從靈感到具體研究方向

 

選擇一個適合的研究題目,是論文成功發表的第一步。一個好的題目不僅要具有研究價值,還要能夠引起學界的興趣,進而增加發表的可能性。在這方面,老師們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從如何挑選合適的期刊,到決定 meta-analysis 的數量與關鍵賣點,每個細節都仔細的評估。

 

新思惟專程為課程打造指定論文,老師更以此為例,逐步拆解其選題過程,從前期主題的探索,到如何確認題目是否具有足夠的學術價值。而初學者可能常會因為數據不完整或參考資料不足感到卻步,但老師們提醒我們,這些問題都有明確的解決方式,只要確保研究有足夠的「梗」,後續的執行就會更有信心,不會因為缺乏方向而不斷推翻重來。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YW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17
2025 / 2 / 21

學會統合分析讓我對未來研究規畫充滿想像!

 

作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化學系 林泱蔚 教授

 

 

00_innovarad_YWLin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17

 

 

學習統合分析的初體驗

 

經過一天密集的工作坊學習,我對統合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認識。統合分析是系統性文獻回顧的一種,透過系統化篩選與評讀文獻、提取所需數據,並透過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進一步統合不同研究結果,提供更具代表性的結論,因此在許多學科領域都被廣泛應用。

 

新思惟的課程詳細介紹了統合分析的基本流程與操作步驟,包括如何設定研究問題、文獻搜尋與篩選策略、數據提取、效應量計算、異質性分析,以及如何利用 CMA 軟體進行統計分析與圖表視覺化。這對於之前僅接觸過個別研究的我來說,是一次極具啟發性的學習經驗。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HLLi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23
2025 / 2 / 21

做質性研究所缺少的力量,由統合分析來補齊。

 

作者:僑光科大 餐管系 劉興倫 講師

 

 

00_innovarad_HLLiu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23

 

 

身為餐飲管理系的教師,同時也是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我一直深知學術研究的重要性,特別是當要發表在 SSCI 等級的期刊時,研究方法的選擇更是決定論文成敗的關鍵。過去,我主要依賴質性研究與傳統統計方法,雖然能夠產出一定的成果,但總覺得還少了點那種讓數據說話、讓研究更具說服力的力量。

 

於是當我得知新思惟將在台中舉辦《統合分析工作坊時》,我便立刻報名,希望能夠透過這場學習,強化我的寫作與統計能力,並應用於餐飲管理領域的研究中。

 

 

從困惑到頓悟的旅程

 

工作坊的課程安排可說是節奏明快、內容紮實,從理論到實作,每一個環節都讓我有感到「原來如此!」的瞬間。

 

上午的課程從研究選題、文獻整理到論文撰寫架構,逐步建立起統合分析的基礎。蔡依橙醫師的一句:「圖表的順序就像講故事,像出牌一樣,要有規劃!」讓我瞬間醍醐灌頂。以前總覺得數據分析就是把數據擺出來,沒想到原來還要講究邏輯性與敘事性,才能讓讀者一目了然,甚至被說服。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THLee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66
2025 / 2 / 21

將統合分析逐一拆解,教你如何組裝最有效率的課程。

 

作者:中山附醫 婦產部 李宗賢 醫師

 

 

00_innovarad_THLee_meta-analysis_20250215_0366

 

 

身為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臨床醫師,我深刻體會到科學實證對醫療決策的重要性。為了提升研究能力和論文寫作技巧,自費報名了這場《統合分析工作坊》。課程標榜專為新手所設計,從零開始教授初學者如何撰寫統合分析論文。

 

透過第一原理來分析整體課程與學習過程,我將其分解為三個基本構成要素:首先是統合分析的核心知識,包括研究問題設定、納入排除標準、資料萃取與偏倚風險評估;接著是統計軟體實際操作,學習如何透過 CMA 跑統合分析,進行異質性檢測、次群組分析與 meta-regression 等;最後是論文撰寫與圖表生成,將分析結果有效轉化為論文圖表,並使之符合投稿期刊標準。

 

 

當場跑出圖表的即時回饋,讓人充滿成就感。

 

老師開場先指出課程架構,列出今天上課將學到的,撰寫統合分析論文所需具備的三大核心能力,包括研究問題的精準設定、數據的正確解讀與詮釋,以及呈現品質優良的研究結果,例如圖表原則、文字描述與論文整體結構的邏輯性。

 

最讓我課程中最印象深刻的環節是互動實作。透過自己動手操作,對統合分析的整體流程有了更全面且具體的認識。CMA 軟體的使用體驗良好,特別是在進行敏感性分析與次群組分析時,能夠迅速調整參數並即時看到圖表變化,這對於後續的研究與臨床應用具有實質幫助。

 

閱讀更多 »

00_innovarad_PCCh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1114
2025 / 2 / 21

人資管理、勞動相關,在我的專業領域展開統合分析之旅!

 

作者:科技業 人力資源部 陳邦誠

 

 

00_innovarad_PCChen_meta-analysis_20250215_1114

 

 

 

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就像是一場學術盛宴。身為一個專注於勞工關係研究的學者,我對這次課程充滿期待。畢竟,統合分析這種能夠系統性整理與分析既有研究成果的方法,對我的研究極具價值,我知道,這將會是一場相當燒腦的學習之旅。

 

 

進入園區前提供了明確的地圖,告訴我們怎麼走。

 

課程一開始,蔡依橙校長和張凱閔醫師用清晰的邏輯架構,帶領我們進入統合分析的世界。老師說明了關於統合分析的價值,不只是簡單的數據彙整,而是一種能提升推論可靠性、發掘隱藏趨勢的強大工具,果真能有機會解決我在研究時經常面臨的困境。

 

接著,課程深入探討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的關鍵步驟,從搜尋資料庫、設定納入與排除標準,到數據提取等。到了實際操作 CMA 軟體的階段,透過手冊的指引,將統合分析從書本上的理論,轉化為實際操作。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