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
經常在 FB 見到新思惟的廣告,對於何謂「統合分析」產生濃厚的興趣,很想一探其中之奧妙,卻被費用嚇了一跳,哇!這是讓我遲遲沒按下報名鍵的原因!
最近,因工作的壓力迫使自己必須求新求變、突破僵局。因此,毅然決然將報名費刷下去!希望自己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研究方式,從而改變固有的研究方法,將研究的量能再予以提升。
作者:匿名
經常在 FB 見到新思惟的廣告,對於何謂「統合分析」產生濃厚的興趣,很想一探其中之奧妙,卻被費用嚇了一跳,哇!這是讓我遲遲沒按下報名鍵的原因!
最近,因工作的壓力迫使自己必須求新求變、突破僵局。因此,毅然決然將報名費刷下去!希望自己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研究方式,從而改變固有的研究方法,將研究的量能再予以提升。
答:(蔡依橙)
一般來說,如果完全沒有發表經驗的話,建議準備一年比較充足,如果一定要三到六個月的話,全力衝刺,有機會。這個課程是針對初學者設計的,教學也都是從基礎開始!如果您想要最大化這次課程的投資效益,以下是我的建議。
作者:羅東博愛醫院 復健科 林庭伃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林庭伃醫師團隊,關於超音波診斷腕隧道症候群的傘狀回顧,獲 Journal of Neurology 刊登!
醫學生還有 PGY 的時候,不時有聽說同學參與研究,不論是幫忙收 data、跑統計或是直接到實驗室,但我遲遲沒提起興趣,總覺得是要花很多課餘時間的苦差事,結果申請住院醫師時,在好多家醫院被問到類似「是否有參與任何研究,還沒發表也沒關係」的問題,真的什麼都答不出來,完全空白。
當離開原本訓練的醫院,老師對你的了解只來自短短幾頁資料和 10 分鐘面談,原本不以為意的小缺點突然被放大。
幸好還是有申請到理想的科別,除了熟悉學習新的臨床事務,也想嘗試未知的領域,充實精進,正巧醫院有進行中的研究計畫,收案還要持續一段時間,所以就鼓起勇氣,聯絡大學討論課時擔任導師的張凱閔老師,因為知道老師也是復健科醫師,在研究領域早是一方翹楚,可以給予有力指導。
然而,從 EndNote 都沒有、文獻怎麼搜尋整理也不清楚的狀況下開始,每個步驟常反覆花很多時間,還會在各種莫名小地方卡住,就在這懵懵懂懂的階段,報名了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
「今天的課,我覺得太值得了,未來會告訴朋友、同學來報名參加。」
醫療評鑑的條文每年推陳出新,不只對於醫學中心,非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也開始應對評鑑條文和升格壓力,對於醫師的論文產出逐年重視。「發表文章」,已經是件勢在必行的事。
偏偏初學者沒經驗、沒資源、沒人力,想要學術起步簡直遙不可及,許多同學在上課前,都已經壓力壓好壓滿,「發表文章」都是每位參加者最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的統合分析 0 基礎,會不會跟不上進度?」
從 2017 年開辦《統合分析工作坊》,這 5 年來,我們持續蒐集了很多同學的課前問題,而上面三點,幾乎是每次課程都會被問到的。
新思惟瞭解學員所需,為學習之路做好完善規劃,您想到的、沒想到的,都在課堂上準備好了。我們用一天的時間,協助新手克服困境,讓無資源者也能有成功起步的機會。
由發表經驗豐富的講師帶路,用一天的學習時間,提供系統化的學習,帶領你避開菜鳥誤區,省下試誤的時間,在正確的方向上起步,破除一般人對統合分析遙不可及的迷思,甚至還能親手在自己的電腦上,做出 forest plot、funnel plot 等 SCI 等級的全套圖表,走一條最短、最快的而且已經有人成功的路徑。
「對 meta-analysis 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學到了如何自己跑統計,整天下來收穫豐富。」
「一整天的課程,從基礎開始到能自己繪製投稿等級圖,更有信心能在將來寫出自己的 meta-analysis。」
你會發現,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只要破除寫論文的心魔,避開常犯的錯誤,就能大大提升被 accept 的機會。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作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蘇吉禾 博士生
身為 meta-analysis 的新手,我在上課前很忐忑不安;有試著去圖書館借書來看,因為沒有相關知識,所以難以讀懂,此外,也試著在網路上搜尋一些資料來自學,但仍是看不懂。
最後,我依照新思惟的課前通知,在課前讀完指定論文,還有閱讀課前提問的檔案後,便去參加工作坊。沒想到一整天下來,我居然能親自做出跟期刊論文一樣的圖表,非常有成就感,也對新手要學習 meta-analysis 有更多的認識與可行的方向,以下說明自己的學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