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工作坊

meta-analysis_20220306_1057
2022 / 3 / 10

課程適合新手,完全可以聽得懂。

 

作者:國軍高雄總醫院 藥劑科 吳昕芳 藥師

 

 

meta-analysis_20220306_1057

 

 

趁著疫情稍稍趨緩,終於鼓起勇氣報名前往台北上課。但在上課前 10 天才發現課前通知指定論文的信,被歸類在垃圾信件箱,後來立即把信件加上星號並注意有沒有相關的來信。果然在課前一週收到一篇長長的信件,裡面詳細的說明北上的交通資訊與使用的程式軟體。交通資訊非常清楚,讓我這個路痴能從下了高鐵後 30 分鐘內達上課教室。

 

第一堂課張醫師就開始解釋指定論文的設計架構。事先讀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加入麻醉組分析噁心嘔吐的比例,後來經張醫師解釋後才緩然大悟設計的原因,也就是張醫師課程中提到,必須要對自己研究的主題清楚,才能比較容易聯想到相關的 outcome。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20306_0349
2022 / 3 / 10

循序漸進的統合分析起步建議,讓我收穫滿滿!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仁愛院區 眼科 吳季曄 醫師

 

 

meta-analysis_20220306_0349

 

 

學校沒教,對統合分析感到陌生。

 

在這個實證醫學當道的年代,統合分析在研究等級中,屬於最高的層級,不需要 IRB、受試者同意書的特殊性。然而,在學生時期老師對這樣的研究方式提及的並不多,許多人對這樣的研究方法依舊感到陌生。

 

雖然目前已有許多統合分析的文章發表或是書籍教學,卻還是覺得自己難以有一個全面的概念,更別說實際的操作,苦於無人領入門的狀況,新思惟單日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幫我解決了這個問題。

 

閱讀更多 »

01_JCM_TsengPT_66
2022 / 3 / 8

[快訊]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 Psilocybin 的抗憂鬱效果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01_JCM_TsengPT_66

 

 

文章介紹

 

Psilocybin 是魔幻蘑菇的主成分,過去曾被廣泛用於宗教與休閒領域,但接著便被多個國家視作禁止使用物質。近年來,對於其分子與特性的進一步認識,讓醫療界理解到其抗憂鬱的可能療效,逐漸又有更多醫用研究出現。曾醫師與其團隊,想對這個議題做個整理與總結,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收入了 10 篇論文,統合發現 Psilocybin 對於憂鬱症狀的療效,SMD 為 -0.75 in day 1, -17.4 at 1 week, -1.35 at 1 month, -0.91 at 3 months, -1.12 at 6 months,效果好且持久。使用較高劑量,以及使用兩次的,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停止治療比例以及心跳數,在 Psilocybin 組與對照組並無差異。Psilocybin 會增加收縮壓 19.00 mmHg、舒張壓 8.66 mmHg。隨機對照研究與非隨機對照研究的結果類似。

 

作者總結,Psilocybin 有快速且持久的抗憂鬱效果,甚至長達 6 個月,在心血管的安全性與服藥遵從性上也相當不錯。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00_FB_20220306_rader
2022 / 3 / 7

2022 / 3 / 6(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0_radar

 

 

匿名問卷統計,所有學員給籌備團隊的滿意度,全部分數皆高於 4.72 分,最高達 4.89 分,非常感謝大家給予支持與肯定。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 新朋友佔 53%,感謝大家口耳相傳,讓更多新朋友願意來嘗試我們的高品質課程,而老朋友也繼續選擇新思惟。
  • 主治醫師佔 37%,住院醫師佔 42%,醫學生佔 5%。不少年輕醫師前來學習,希望在生涯早期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讓自己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發展。
  • 醫師以外的醫療相關行業 5%,非醫療相關 11%,學員組成包含:藥師、畜產試驗所研究員。寫 meta-analysis 最大的好處,就是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在這個時代,沒資源的醫師,也能學術起飛
  • 無發表經驗的同學占 68%。近年來,不論是進階者或初學者,對於 meta-analysis 感興趣並願意挑戰者持續增加,越早瞭解,越能把握先機。跟著專業講師學,拚出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
  • 年齡區間最年輕者為 27 歲,學員年齡最長者為 40 歲。課程專為初學者量身規劃,內容易懂好吸收,無論年齡、資歷深淺,均能輕鬆上手。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對往後醫學職涯的發展相當有幫助

 

講師們都曾是研究新手,一路不停摸索、試錯,在研究路上靠自己成長。如今,我們整合了講師經驗,歸納出最高效益的系統性做法,將 meta-analysis 的論文一一拆解,從規劃、架構、專有名詞,到圖表優化,搭配互動實作,最終實際在自己的電腦上跑出可以投稿的 Figures 與 Tables,希望讓你實際體驗,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每一份鼓勵,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每一條建議,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繼續努力!

 

謝謝!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20212_0753
2022 / 2 / 18

以發表為導向,教會你寫統合分析,絕非廣告噱頭!

 

作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內科部 羅一鐘

 

 

Meta-analysis_20220212_0753

 

 

學長姊課後發表人生第一篇,我也來追求突破!

 

2022年,在踏入臨床的第四個年頭,我終於來上新思惟的課程了。

 

其實很早就已經知道新思惟的存在,也聽說過許多學長姊,課後成功有了人生第一篇研究。因為我一直未有論文壓力,所以遲遲沒有報名,直到最近才終於下定決心來上課。

 

一整天的課表非常紮實,以發表為導向的課程內容,讓從來沒有寫過研究論文的我像打了雞血一般,對於發表一篇統合分析,不再如迷霧中茫然不知方向,也產生了一點自信;誠如老師在課堂的比喻,新思惟的課程讓我們能在鬱鬱蔥蔥、一望無際的統合分析研究中,開闢一條安全且可行的路徑。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