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工作坊

SAVD_20200105_1238
2021 / 2 / 18

跟著專業講師學,拚出第一篇統合分析論文!

 

作者:國軍桃園總醫院 急診部 楊大緯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楊大緯醫師團隊,關於錐狀斷層掃描診斷舟狀骨骨折之統合分析,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SAVD_20200105_1238

 

 

尋求自我成長,踏入實證醫學。

 

考完專科以後,一直很擔心自己就此停止成長,於是盤點了幾個感興趣的領域,延續住院醫師時期養成的習慣,利用輪班生活之餘,繼續到外面上課。

 

實證醫學就是其一,了解實證醫學如何實際運用到臨床,讓臨床醫師對於自己每天在做的醫療工作有更深入的體會,一次又一次反覆印證的過程,我發現自己是可以持續投入。

 

實證醫學相關課程,我記得最一開始學會的是急救加護實證醫學概論。授課前輩教得非常好,這次聽課,跟學生時期不同的是,過去幾年累積的臨床經驗幫助了我,對於此前聽過的 index test、reference standard、各種 quality assessment 的工具、data synthesis 這些名詞更有感覺。

 

閱讀更多 »

2021 / 2 / 8

2021 / 5 / 9(日)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1 年 5 月 9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特別公告】好評加開,把握機會!

新思惟熱門課程,2021 上半年三梯次釋出皆迅速額滿,別再錯過。

 

 

Meta-analysis 是近年研究相當熱門的文體,能夠破除無資源、沒經費、零基礎的困境,不需要 IRB 還免收案,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不求人,用自己的電腦就能發表論文,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從論文規劃到文章架構,從文獻搜尋到統計圖表,新思惟帶您用一天的時間高效率學習!現在投資自己,將來登上 PubMed 有你。

 

 

 

20200920_feedback_00001

 

20200829_feedback_00005

 

 

搶下一席

 

 

無論你是想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或是想提高論文量產的資深老手,現在正是把握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越來越多年輕醫師,願意在繁忙訓練的同時,盡早奠定研究基礎、學會寫作技能,讓自己往後的醫學職涯,邁向更好的發展。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21 年 5 月 9 日(日)9:00a – 4:4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1107_0005
2021 / 2 / 8

2021 / 5 / 9(日)課程記錄

 

 

 

 

 

 

【長期心得】在生涯早期學會簡報和研究,讓 Office Hour 帶你走得更遠!(林佳彥 醫師)

 

 

2021 / 5 / 9(日)活動內容

2021 / 5 / 9(日)課程講者

2021 / 5 / 9(日)報名額滿

2021 / 5 / 9(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1 / 5 / 9(日)課程照片記錄

2021 / 5 / 9(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

 

 

thanks-01
2020 / 12 / 28

2021 / 3 / 13(六)報名額滿

 

 

thanks-01

 

 

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2021 / 3 / 13(六)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現已額滿。

 

若您對我們的各種課程有興趣,歡迎追蹤新思惟國際,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訊息。

 

 

追蹤訂閱

 

閱讀更多 »

01_TAG_YehJH_03
2020 / 12 / 2

[快訊] 葉人豪醫師團隊,比較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表淺食道癌與手術預後差異之統合分析,獲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刊登!

 

 

01_TAG_YehJH_03

 

 

文章介紹

 

過去,食道癌的標準治療,為食道切除術,不過隨著醫療進步,我們對疾病的理解較多之後,對於表淺的食道癌,發展出了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不拿掉全段食道,只作癌症周邊切除,似乎也能得到不錯的效果。不過,究竟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長期預後如何呢?跟傳統的手術切除相比,又如何呢?這是葉人豪醫師團隊有興趣想要知道的。

 

共收入了 21 個回溯性研究,3796 位患者,其中包括 5 個比較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與傳統手術的比較研究。

 

ESD 整體來說,五年後之總存活率為 87.3%、疾病存活率 97.7%、無復發存活率 85.1%。局部復發的比例為 1.8%,轉移則為 3.3%。

 

ESD 與傳統手術相比,總存活率、疾病存活率與無復發存活率,都沒有顯著差異。不過,ESD 的術後副作用明顯較少(19.8% vs 44.0%)。

 

作者總結,表淺的食道鱗狀上皮癌,應該優先考慮施作 ESD。

 

文章中,從 Figure 1 開始,有多張圖表都運用工作坊上課所學,有效且清楚地呈現,相當不錯。

 

在自己熟悉的領域,找到大家都有興趣,但卻還沒有人作的題目,快速的分析並發表,是很務實且有意義的研究策略。

 

 

恭喜葉醫師!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