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CMA

clliu_meta-analysis_20171022_0504_FB
2017 / 10 / 27

新思惟從沒讓我失望

 

作者:振興醫院 骨科部 劉俊良 醫師

 

 

clliu_meta-analysis_20171022_0504

 

 

過去曾經太單純……

 

過去還沒有接觸論文寫作,單純以為,只要有好的想法,就可以開始寫。但後來發現,才剛起步就問題重重,不管是資料取得方式、資料完整性、個案數多寡,以及繁瑣的 IRB 審核都是關卡。如果要做健保資料庫研究,資源的取得,也是一個難關。

 

至於統合分析,一開始的想法是:那不是最高證據等級的文章嗎?會不會太好高騖遠了?當時連想都不敢想。經過考慮後,我決定先回頭努力把一篇回溯性研究處理好,但準備文章投稿的階段,也開始思考,接下來要做什麼?

 

閱讀更多 »

ChengWC_meta-analysis_20171022_0712_FB
2017 / 10 / 27

醫學研究路上,你我並不孤單。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胸腔科 鄭文建 醫師

 

 

ChengWC_meta-analysis_20171022_0712

 

 

實證醫學證據最強

 

臨床醫師照顧病人,就要講求實證醫學,而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就是金字塔的頂端,黃金準則。以前老師只有教我們如何評讀,但是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除了教我們評讀外,最重要的是,教我們如何自己完成,並將之寫成研究論文。

 

身為臨床醫師真的心動了,為了讓自己的醫療行為更符合實證醫學,還有讓自己的學術研究更多樣化,深深覺得投資自己要趁早,所以毅然決然報名了。

 

閱讀更多 »

Chang LiaoNF_meta-analysis_20171022_0669_FB
2017 / 10 / 27

希望藉由課程,打開統合分析大門。

 

作者:中國附醫 皮膚科 張廖年峰 醫師

 

 

Chang LiaoNF_meta-analysis_20171022_0669 

 

兩位講師分享都非常有啟發性

 
張凱閔醫師從自身的統合分析文章,讓學員瞭解統合分析研究的整體架構是如何組成?要如何從自身科別,藉由臨床問題,挖掘適合的題材,是一般人起步的必要基石。

 

曾秉濤醫師,本身是位開業醫師,沒想到開業醫師一年也可以有 10 篇 meta-analysis 產出,讓人十分敬佩,也讓人知道,此種寫作方式,並不需要大量外界資源。

 

逐步拆解看似複雜的文章,利用一定的模式,可簡化文章書寫流程,也許結構會跟其他文章類似,但只要找出研究賣點、富有臨床意義,那麼這就是一篇好的統合分析。當然,研究者一定要認清統合分析的特質,研究結果是發現現象,而非解釋原理,千萬不可過度解釋數據,這點倒是跟健保資料庫研究十分類似。

 

閱讀更多 »

1022-27_FB
2017 / 10 / 27

期待在陌生森林,成功採集香菇!

 

作者:匿名

 

 

1022-27

 

 

把神的文體,變成人的語言。

 

從學生時代,總對 meta-analysis 文章抱持著敬畏、高不可攀的感覺,認為這是大教授才能碰的文體。因此,當初看到這個課程,便毫不猶豫的報名,上課前十分期待,很想看看新思惟如何化腐朽為神奇,把神的文體變成人的語言,傳達給我們凡夫俗子了解。

 

果然新思惟的講師群做到了!上完課,我終於可以稍稍了解 meta-analysis 的寫作方法。

 

閱讀更多 »

01_Nutritional_Neuroscience_TsengPT_19
2017 / 10 / 25

[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母乳哺育與自閉症譜系障礙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Nutritional Neuroscience 刊登!

 

 

01_Nutritional_Neuroscience_TsengPT_19

 

 

文章介紹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的病因被認為與基因、環境及兩者間之互動有關,所以除了基因之外、「non-genetic environmental factors」亦為近年來研究者專注之主題。

 

母乳哺育(breastfeeding,亦稱哺乳、授乳)即被視為是 ASD 的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因此曾醫師團隊以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方法,針對此主題的相關文獻做完整搜尋並進一步分析臨床意義。

 

作者團隊發現與對照組相比,ASD 孩童(n = 1461)曾接受母乳哺育的可能性顯著較低,因此母乳哺育有可能是減少 ASD 的正向環境因子。靜待未來的世代研究或前瞻性研究來釐清其關係,甚至探討背後之機轉。

 

閱讀更多 »

01_NDT_TsengPT_18
2017 / 10 / 24

[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 omega 3 fatty acids 與自閉症譜系障礙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刊登!

 

 

01_NDT_TsengPT_18

 

 

文章介紹

 

自閉症譜系障礙(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包含: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主要症狀為:缺乏社交溝通與互動,以及侷限的、重複的行為、興趣或活動。

 

關於 ASD 的治療目標為減少相關缺失及家庭壓力、提高生活品質及自主功能;無最佳治療方式,需評估個別患者狀況後、進行規劃。

 

ASD 的盛行率約為 0.76% 到 1.46%,沒有單一可解釋之病因,一般認為與基因、環境及兩者間之互動有關。因為環境及營養因素中的 ASD 危險因子具有被修正的可能,因此有學者針對這部分進行研究,希望藉由補充營養來改善 ASD 的症狀。

 

目前僅有兩篇統合分析探討補充 omega 3 fatty acids 對於 ASD 之助益,雖然 2011 年發表於 Cochrane 的文獻2017 年 1 月發表於 Journal of nutrition 的文獻皆認為無明顯助益,但此兩篇文獻皆有納入的 clinical trials 太少、sample size 較小、以及未包含 non-English studies。

 

因此曾醫師團隊針對補充 omega 3 fatty acids 於 ASD 患者之主題,進行更完整的系統性文獻回顧,並撰寫此篇 updated meta-analysis 而獲得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刊登。

 

此篇統合分析論文納入 6 個 clinical trials(n = 194),分析結果顯示補充 omega 3 fatty acids 可改善 ASD 患者之 hyperactivity、lethargy、stereotypy 症狀;與 placebo 相比,在 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與 social responsiveness 方面則無顯著差異。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