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Office Hour

QA_58
2023 / 1 / 16

問:最近想要論文起步,新思惟有不少研究課程,每一堂都有各自的特色,建議先從哪堂課開始?

 

 

QA_58

 

 

問:校長好,學生時上過簡報課程,覺得幫助實在很大,報 case 或期刊都獲得好評。最近想開始起步論文,我看新思惟研究課程有不少種,我該怎麼選擇?我知道每一堂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如果要先選一堂開始的話,應該是哪一堂?

 

答:(蔡依橙)

 

要先上哪個幫助最大,完全取決於你的「微環境」。

 

我先定義一下你的狀況。同學打算從 PGY 開始寫論文,事實上,實習醫師、PGY、住院醫師的狀況是類似的。

 

實習醫師、PGY,你可能想去應徵某個科,例如復健科好了,但你目前沒有環境接受復健科的訓練,「臨床感」不夠。而住院醫師剛開始訓練,也還沒獨立,臨床感雖然有一點,但也不是到學術級的程度。

 

我們的研究課程目前有四個,分個案、臨床研究、統合分析三大類。要先上哪個幫助最大,完全取決於你的「微環境」,也就是你有什麼資源、有沒有可靠的老師。

 

請根據以下流程圖,快速找到適合自己起步的課程。

 

閱讀更多 »

QA56
2023 / 1 / 3

問:我是 PGY 校友,有篇論文投稿已經過了 72 天,我可以寫信詢問論文狀態嗎?如何寫才能不失禮貌?

 

 

QA56

 

 

問:校長好,我是上過課的 PGY 校友,最近我有一篇論文投稿至某某期刊,已經過了 72 天,而狀態停留在 Editorial Assessment,似乎沒有進到 peer review。官方網站寫,他們是「77 days (median) to first decision for all manuscripts」,請問我是否可以寫信給 Editorial office 詢問論文狀態?若要寫,如何才能不失禮貌地請他們加快進度呢?

 

答:(蔡依橙)

 

同學我記得你,恭喜你發展得不錯!

 

這是很常見的問題,請參考這篇,我之前寫的,很詳細。

 

閱讀更多 »

2023 / 1 / 3

問:如何尋找適當老師,以及怎麼寫信請人指導?

 

 

QA55

 

 

問:校長好,我現在文章寫得差不多了,但實在希望能找有經驗的領域專家當指導者,我記得你有提過一篇文章,如何尋找適當老師,以及怎麼寫信請人指導。我找不到那篇,可否傳給我?

 

答:(蔡依橙)

 

先給你網址。

 

 

閱讀更多 »

QA54
2023 / 1 / 3

問:統合課後兩週,目前文章差不多了,想請問我 subgroup 後,有一組的 Hedges’ g = 1.1,會不會太高?

 

 

QA54

 

 

問:校長好,上完統合課程兩週,目前文章差不多了,剩下文獻評分、摘要,還有 discussion 的一半未完成。我想問的是,我 subgroup 分組後,有一組的 Hedges’ g = 1.1,請問會不會太高。老師上課有說,搞錯標準差標準誤,會導致效果太好,但我有檢查過,該轉換的都有轉換,應該沒錯。

 

答:(蔡依橙)

 

如果 Hedges’ g 算出來 1.1,其實還好,的確是頗為有效,但還不算是異常。那種因為轉換錯誤而搞錯的,常常都是 ±3 或 ±4 的等級,很誇張。你如果特別檢查過就沒問題了。

 

一般 Hedges’ g 與效果的對應,是這樣認定的。

 

閱讀更多 »

QA_53
2023 / 1 / 3

問:如何讓臨床老師有動機,用引導的方式好好教住院醫師?

 

 

QA_53

 

 

問:校長您好,我在科內負責安排教學,最近對科內主治醫師跟住院醫師的衝突感到疲倦。是這樣的,某主治醫師帶住院醫師,教個幾次學不會,就大聲罵人。主治醫師的教學方法有改進空間,但該上的教學課程也都上了。住院醫師有錯當然可以念,但念到人家沒尊嚴實在也是不好。我的問題是,如何讓臨床老師有動機,使用引導的方式,來好好教住院醫師?

 

答:(蔡依橙)

 

我自己在醫院教學過好一段時間,誠心認為,會用心教的老師,都是在燃燒自己的熱情,是自己有信念才這麼做的。

 

之所以多數主治醫師不喜歡教,是因為他真的沒有動機。我們思考一下這個結構就知道,認真把住院醫師教會了,日後要不是離開,就是升上來跟自己搶業績、搶位子。

 

閱讀更多 »

QA52_36
2022 / 12 / 27

問:課後找到想做的題目,目前收到 5 篇研究,但我也找到幾篇是國外的碩士論文,是隨機對照研究,請問碩士論文也可以納入統合嗎?

 

 

QA52_36

 

 

問:校長好,統合課後我找到想做的題目,目前收到 5 篇研究,但我也找到幾篇是國外的碩士論文,是隨機對照研究,請問碩士論文也可以納入統合嗎?

 

答:(蔡依橙)

 

可以的,如果你能取得完整資訊的話,就沒問題。

 

不過,要特別注意作者群,是否有跟你其他的論文重複。學術界常見也可接受的狀況是,先做完研究,寫好厚厚一本碩士論文,然後再拿這個資料,精簡寫成 original article,去 SCI 期刊投稿。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