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2023/06/11 (日) 第四十八梯次

01_CROH_TzangCC_03
2025 / 2 / 17

[快訊] 曾治蓁醫學生參與團隊,關於 PARP 抑制劑用於前列腺癌的療效與安全性之傘狀回顧,獲 Critical Reviews in Oncology / Hematology 刊登!

 

 

01_CROH_TzangCC_03

 

 

文章介紹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約有 150 萬人確診,導致近 40 萬人死亡。尤其是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患者,治療選擇有限,五年存活率僅 30%,讓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式成為當務之急。

 

聚 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劑(PARP 抑制劑,PARPi) 在近年成為前列腺癌治療的新希望。PARP-1 是細胞內負責修復 DNA 損傷的酵素,當這個機制受到抑制,癌細胞就無法修復受損 DNA,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這類藥物最初是針對 BRCA1/2 突變的癌症開發,因為這類患者的細胞本身已經缺乏正常的 DNA 修復能力。後續研究發現,PARPi 也可能對其他同源重組修復(HRR)缺陷的癌細胞有效,甚至在某些沒有明顯 DNA 修復缺陷的腫瘤中,也能發揮作用。

 

曾同學團隊的研究彙整了 27 項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確認了 PARPi 在前列腺癌治療上的顯著效果。結果顯示,PARPi 能夠有效延長總存活期(OS)與無惡化存活期(PFS),特別是對於 BRCA1/2 突變與 HRR 缺陷的患者。其中,Olaparib、Talazoparib 和 Rucaparib 的治療效果最為明顯,能顯著提升患者的存活時間,但同時也伴隨較高的副作用風險。此外,當 PARPi 與雄激素受體抑制劑(ARSI)合併使用時,比單獨使用更能有效延長病情穩定的時間,讓治療效果更加突出。

 

不過,使用 PARPi 仍可能帶來一些副作用,例如疲勞、噁心、貧血、中性球低下(影響免疫系統)以及血小板減少(影響凝血功能)。儘管如此,大多數的副作用可以透過藥物調整或支持性治療來管理,並不會抵銷對患者存活率的提升。

 

這項研究也強調,基因檢測在前列腺癌治療中的關鍵角色。不同患者的基因變異會影響對 PARPi 的反應,因此未來醫師可以透過 BRCA 或 HRR 基因檢測,為患者量身打造個人化治療策略,以提升療效並降低副作用風險。隨著更多新型治療組合的開發,PARPi 可能成為轉移性去勢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重要治療選擇,為許多病患帶來更長的存活時間與更好的生活品質。

 

 

恭喜曾治蓁醫學生!

 

如何善用社群,找到研究的合作夥伴?課堂上蔡校長有相當完整的分享,一起來看: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CTzang_Meta-analysis_20230611_0669
2023 / 6 / 15

「我也能做欸」!醫學生寫出一篇論文,是可行的!

 

作者:台灣大學 醫學系 曾治蓁 同學

 

 

01_innovarad_CCTzang_Meta-analysis_20230611_0669

 

 

找不到主題?這裡有快速搜尋技巧

 

參加了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後,我對於資料分析和呈現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工作坊教導了如何快速找到適合的主題。講師們一再強調主題的重要性,因為一個好的主題,內容也很有故事的話,就能夠引起審閱者的興趣。提供有價值的資訊並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是最重要,也是具有挑戰的部分。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hua_Meta-analysis_20230611_0536
2023 / 6 / 15

論文課後真的產出 SCI,用統合分析邁向量產就更不能錯過!

 

作者:新光醫院 放射科 姜驊 醫師

 

 

01_innovarad_chua_Meta-analysis_20230611_0536

 

 

由於之前上過兩堂課,再加上課後真的順利產出 SCI 論文,所以我就來報名這個統合分析課程了。這個課其實也很特別,就是統計部分與其它的論文課使用的統計法不同。

 

 

如何選題防雷,還好課堂上都有清楚說明。

 

另外,統合分析和原始論文有著不一樣的寫作順序和要求,對於題目的要求更是高,感覺題目真的一開始就得選對,不像原始論文還可以改變統計去做一些調整,再重新命題。

 

關於這點,感覺原始論文似乎還簡單一些,如果類似的題目被搶先,可以再收一些其他臨床 data 或是改變分析群體,但統合似乎就無法這麼彈性。不過好在,課堂上有提到選題目的技巧,像是在熱門領域的找題方向,還有太熱門容易被寫走、太冷門難以統合等等。基本上,上過課之後會有概念,但是實際會遇到哪些狀況,還是得要等自己實際踏入摸索才知道。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SYNg_Meta-analysis_20230611_0892
2023 / 6 / 15

非醫學領域的博士生,也能快速理解統合分析的重點。

 

作者:國立成功大學 伍思縈 同學

 

 

01_innovarad_SYNg_Meta-analysis_20230611_0892

 

 

參與於 2023 年 6 月 11 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由「新思惟國際」舉辦的《統合分析工作坊》(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是我作為一位博士生,一次難忘經驗。

 

工作坊的設計非常獨特,講師們與助教們即便擁有專業人士的身份,但在設計課程時,還是從初學者的視角思考,踏入未知領域並成功完成兩篇論文。實際體驗初學者在起步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障礙,並將這些經驗融入課程設計中。也因為講師也經歷從 0 開始到論文實際產出的過程,更能協助初學的我們,跨過容易掉入的陷阱,也讓我們擁有獨立起步的技能。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230611_0330
2023 / 6 / 14

2023 / 6 / 11(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230611_0330

 

 

在醫院面臨升等或應徵工作時,履歷上有一篇論文往往對職涯更加分,然而對於研究新手來說,論文寫作、統計圖表、文獻評讀、投稿和回覆每一道都是困難關卡。也因近年來參與研究課程的年輕 PGY、住院醫師漸多,《統合分析工作坊》便藉此契機,於去年為初學者打造全新內容。

 

為了重新體驗新手起步容易遇到的各種關卡,講師們與助教合作踏入陌生領域,實際發表了兩篇論文,並將整個寫作過程及會遇到的問題,站在新手角度思考,融入課程設計和互動實作,就是要讓各位學會能夠獨力起步的技能!

 

感謝新思惟團隊以清楚有條理的方式帶領我們了解 meta-analysis 寫作的思路過程,整體的課程規劃的很好!

 

每次來新思惟的課程,都很像參加高級五星的旅行,場地舒適、師資豪華、講義精美、內容充實、收穫滿滿。現在我真的好想趕快完成人生第一篇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啊!!

 

新思惟瞭解學員所需,課程除了文章架構和文獻評讀外,更有統計實作,現場直接破除對於統合分析遙不可及的迷思,甚至連如何尋求合作、如何進行團隊分工等,各種想得到的、沒想到的關鍵細節,課堂上都已準備好,並且有課程提問階段、課中休息發問,隨時解決同學任何疑問。

 

閱讀更多 »

00cover
2023 / 6 / 13

2023 / 6 / 11(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伍思縈同學、張丞瑩醫師

 

 

00cover

 

 

這次上課的同學背景分布非常多元,共通點是統合分析的新手,背景則涵蓋了從醫學生、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護理師到資管系副教授等等不同的領域。

 

做教學,要怎麼樣才能夠讓背景知識並不相同的一群人,都能夠實際上手,並開始應用,這就是對教學團隊的挑戰。很高興在互動實作時間結束之後,所有的同學都能夠做到最後一張圖,而且在助教跟講師的協助跟指導下,圖片都做得相當不錯。

 

以下是一些老師們看到的細節、建議跟補充,提供給各位同學參考。接著我們也會一起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作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