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JOHNS_TsaiTY_09
2024 / 11 / 21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關於下咽鱗狀細胞癌的「先手術」與「先同步化放療」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 刊登!

 

 

01_JOHNS_TsaiTY_09

 

 

文章介紹

 

下咽癌(下咽鱗狀細胞癌,HPSCC)一直是頭頸部腫瘤治療中最棘手的癌症之一。蔡宗佑醫師團隊想了解到底是「先手術」還是「先同步化放療」的治療效果比較好。

 

團隊收集了 2015 年到 2023 年間發表的 8 篇相關研究,總共分析了 1619 位病人的資料。團隊發現選擇先手術治療的病人,整體存活率比先做同步化放療的病人好很多,整體死亡風險降低了 34%(aHR 0.66)。不只如此,無病存活期(就是治療後活得比較久,而且癌症也比較不會復發)也改善了 25%(aHR 0.75)。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第三期、第四期的晚期病人,先手術的治療成效仍然比較好,整體死亡風險可以降低 35%(aHR 0.65)。至於手術的範圍要多大,研究發現不論是完全切除喉部和下咽,或是部分切除,病人的存活率都比先做同步化放療來得好。完全切除組的死亡風險可以降低 46%(aHR 0.54),而部分或完全切除組則可以降低 29%(aHR 0.71)。

 

雖然現在很多人傾向選擇先做同步化放療,但研究結果顯示,對下咽癌病人來說,如果先進行手術治療,存活率和預後都會比較好。

 

 

恭喜蔡醫師!

 

如果收集到的論文中,研究設計的細節都不一樣,在統整論文時要怎麼處理?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OfficeHour_117
2024 / 11 / 15

問:結果都顯示有效的數篇研究,還有做統合的必要嗎?

 

 

OfficeHour_117

 

 

答:(蔡依橙)

 

同學問,他找到一個題目,想要做統合分析,但是發現這個介入,在目前既有的九篇研究中,全部都確定是有效的。這樣統合起來,結果當然也是有效。那麼,還值得去做嗎?

 

 

為既有的研究成果,做進一步的分析。

 

當然值得。

 

因為即使這個介入在所有的研究中都說有效,但是他們的效應值還是有高有低,有的超級有效,有的普通有效。

 

閱讀更多 »

2024 / 11 / 13

PGY 生涯關鍵:沒人說,你絕對不會知道的事。

 

作者:蔡依橙

 

 

 

QA_118

 

 

最近陸續有些 PGY 同學跟我回報,順利申請到想去的科別了!

 

大家都知道,PGY 時期訓練忙碌,所以,如果能夠有刊登的話,只要有 impact factor,不管是 SCIE 或 ESCI,都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主考官們自己多少也寫過論文,很能理解,對於一個生涯剛起步的人來說,能完成並刊登一篇有分數的論文,代表的是你真心想要突破自己,也願意持續努力。聽到同學們的消息,很替大家高興。

 

要提醒一件小事情,就是應徵不同科別的時候,所提出的履歷論文還是要注意一下。

 

閱讀更多 »

maps_taichung
2024 / 11 / 10

交通資訊 / 集思台中新烏日會議中心

 

 

 

 

搭乘台鐵

 

【台鐵新烏日站】由出口處往前直行約 50 公尺,會議中心即在右側。

 

 

搭乘高鐵

 

【台中高鐵站】請往出口 3 台鐵車站方向直行,右轉往台鐵售票大廳,會議中心即在左側。

 

 

搭乘捷運

 

【捷運高鐵台中站】請從捷運高鐵台中站 3 號出口直行約 50 公尺,會議中心即在左前方。

 

 

自行開車

 

【台 74 線(中彰快速道路)】台 74 線的 1 號成功 出口下交流道,右轉環河橋,於高鐵東路右轉直駛至高鐵東一路左轉,會議中心即在右側。

 

車子可停放「台鐵新烏日車站 室內停車場」,再搭電梯直達會議中心,高鐵東一路右轉入迴轉道左側即為汽車停車入口處。

 

或可停放戶外的「日出停車場」,再步行至台鐵新烏日車站,搭乘電梯或手扶梯抵達會議中心,停車入口處位於高鐵東一路。相關收費請依停車場公告為主。

 

 

Google 地圖

 

 

點擊圖片,可連至互動式 Google Maps。

點擊圖片,可連至互動式 Google Maps。

 

 

最新活動

 

 

officehour_119
2024 / 11 / 8

問:在地區醫院工作,好難找到論文題目?

 

 

 

officehour_119

 

 

問:我在一家地區醫院工作,因為不是醫學中心,又有固定合作的後送機制,所以重大疾病和急重症,幾乎都會送往更遠的醫學中心去治療,很多有點特別的疾病,最後開刀的紀錄或者重要的檢查結果,都不在我們醫院。這樣我要怎麼找到主題來寫論文?

 

答:(蔡依橙)

 

同學這個問題,其實我很常被問到,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在醫學中心工作,而醫學中心在民眾心目中也有分等級,真正什麼疑難雜症都會留下來的,只有少數幾家。

 

這問題我分成兩個部分回答,就是你自己想寫的是「臨床論文」還是「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1019_0210
2024 / 10 / 24

臨床工作繁忙,統合分析一天速成班就在這!

 

作者:三總北投分院 精神科 陳臻平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1019_0210

 

 

想要具備「量產論文」的能力,就要趁早來學。

 

這次新思惟舉辦的 meta-analysis 工作坊,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體驗。雖然過去就有發表論文的經驗,但主要是進行 original study、幫老師收案、設計方法和分析結果,雖然過程中學習了非常多,但在師長忙碌之下,有些細節必須自己摸索,效率有時並不高,特別是對於如何發表至 IF 高的期刊,也還是個菜鳥。

 

其實自己對於周邊師長或某些學長姐們「量產論文」的能力也是很羨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由於知道 meta-analysis 不需要 IRB、informed consent 等繁瑣流程(只要牽扯到這些繁瑣流程就會有很多人事和行政問題,有時反而會讓在成長中的年輕醫師為了瑣碎的事情分心,不利於學習效率),加上自己對於統計不排斥,就決定參加這次的工作坊。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