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JAHA_ChenJY_12
2025 / 3 / 11

[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針對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比較腎上腺切除術與藥物治療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刊登!

 

 

01_JAHA_ChenJY_12

 

 

文章介紹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PA)」源於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的醛固酮,不僅讓血壓升高,還可能導致血鉀過低、影響心血管健康。過去的研究已發現,PA 患者罹患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的風險遠高於一般高血壓患者,但目前仍有許多未確診的個案,導致患者錯失適當的治療時機。

 

為了探討 PA 患者接受不同治療方式後,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率是否有差異,陳鋭溢醫師團隊彙整了全球 20 項研究,分析 16,927 名 PA 患者的健康狀況;這其中 5,939 人做了腎上腺切除手術,10,474 人接受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MRA)的藥物治療。研究團隊希望找出哪種治療方式對於降低心血管風險更有效,並進一步探討年齡、糖尿病病史及「腎素活性(PRA)」是否會影響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接受治療的 PA 患者心血管風險仍然比一般高血壓患者高,但是,治療方式有顯著影響;接受腎上腺切除手術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每 100 人年 2.00 次,而使用 MRA 藥物治療的患者則是 3.30 次。此外,年齡較大(p < 0.001)及患有糖尿病(p = 0.001)的患者,心血管風險更高,需要特別關注;而治療後 PRA 維持在 1.0 至 2.0 ng/mL/hr 的患者,心血管風險最低。

 

研究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證實手術比藥物治療更有效降低 PA 患者的心血管風險,也發現 PRA 可作為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讓醫師能精確地監測病情,進一步調整治療策略。

 

 

恭喜陳醫師!

 

為什麼在進行統合分析時,通常建議至少收集五篇以上的文獻?是否是因為較少的文獻數量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檢力來驗證研究假設,進而影響結果的穩定性?來聽聽張凱閔醫師的建議!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1_EHJ_LinYM_02
2025 / 3 / 11

[快訊] 林裕民醫師團隊,關於 GLP-1 受體促效劑與 SGLT2 抑制劑,在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療效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刊登!

 

 

01_EHJ_LinYM_02

 

 

文章介紹

 

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像是心肌梗塞、中風等,不僅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還可能危及生命。更棘手的是,這類疾病經常與糖尿病、腎臟病或心臟衰竭(HF)同時發生,讓治療變得複雜。

 

近年來,醫學界發現兩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GLP-1 受體促效劑(GLP-1 RAs)和 SGLT2 抑制劑(SGLT2is),除了降血糖,還可能幫助降低心血管風險。

 

為了確認這兩種藥物應用於不同族群的 ASCVD 患者是否有效,林裕民醫師團隊展開了一項大型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納入 26 項隨機對照試驗,共 151,789 名患者,來評估 GLP-1 Ras 和 SGLT2is 對 ASCVD 患者的影響。

 

研究關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含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與非致命性中風,還特別分析這兩類藥物對不同族群的療效。研究結果顯示 GLP-1 Ras 和 SGLT2is 都能有效降低 ASCVD 患者的 MACE 發生率,而且細分不同族群,效果有所不同:GLP-1 Ras 在周邊動脈疾病患者、曾發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中,效果較明顯;SGLT2is 對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更具優勢;兩種藥物對於合併心衰竭的患者,皆有顯著的保護效果。

 

這項研究證實 GLP-1 Ras 與 SGLT2is 的療效與優勢,讓臨床醫師在治療時,能根據病患的共病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恭喜林裕民醫師!

 

想要快速發表論文?選擇審稿快的期刊是關鍵!不同期刊的審稿速度差異大,有些期刊需要數個月甚至更久,有些期刊則能在短短幾天內給出回饋。想找到審稿速度快、具影響力的期刊嗎?來聽聽講師的建議!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0_FB_20250309_radar
2025 / 3 / 10

2025 / 3 / 9(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01_20250309_radar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課程滿意度分數皆獲得 4.75 分以上,謝謝大家給予肯定與建議。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除了統合分析,想要無資源起步,現在又多一個選擇囉!網絡統合分析,讓你工具更多、產線更多。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課程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
2025 / 3 / 10

2025 / 3 / 9(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王家穎同學、邱靖祐同學

 

 

00

 

 

這次課程有許多非醫療領域的同學一起來學習,想為自己的學術生涯增添一個產線,而且這個產線不求人,可以操之在己,在論文發表的進度上,減少一些波動。

 

經過中午的努力,同學們都能夠做出專業的圖表,第一次就能做成這樣,實在了不起。以下,我們再繼續給些建議,協助同學更上層樓。然後一起來看看兩位得獎同學的精采作品。

 

閱讀更多 »

20250310_meta_FB
2025 / 3 / 10

2025 / 5 / 17(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張凱閔醫師 / 蔡依橙醫師

 

5 月 17 日(六)9:00a – 4:40p【台北班】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banner

 

 

「做統合分析就像爬樓梯,第一階是最高、最難爬的,只要爬上去,後續就能順利!」

 

許多學員原本對統合分析毫無概念,甚至不確定這是否適合自己,但經過《統合分析工作坊》的系統學習,從選題、文獻搜尋、數據分析、製圖美化,到撰寫投稿,每一步都有清楚的指導,學習效果總是能超乎預期!

 

更棒的是,在統合分析中,醫療 / 非醫療都能找到適合的主題!

 

課程內容包含:

✅ 選題策略:幫助你找到高影響力的研究方向
✅ 文獻搜尋與評讀:系統性篩選最關鍵的研究
✅ 數據統計與表格製作:即使沒學過統計,也能輕鬆上手
✅ 製圖美化與圖表呈現策略:讓你的論文更具說服力
✅ 投稿與審稿回覆技巧:助你提升發表成功率

 

即使你從未做過統合分析,課程也會帶你一步步建立信心,讓研究變得更簡單!

 

不只是扎實的課程內容,課後,還提供 Office Hour,幾乎每週一次的線上諮詢,一路陪伴你到順利完成論文!

 

學員心得分享:

📌「雖然我不是醫界相關,但透過課程學會了文獻搜尋、製作表格、數據分析,找到進步方向。」
📌「原本對統合分析一無所知,但現在不僅學會了,還開始寫第一篇論文!」
📌「課後 Office Hour 幫助我突破寫作瓶頸,成功發表第一篇 SCI 論文!」

 

至今,許多學員已成功發表論文,甚至開始進入論文量產模式,用 Meta-analysis 為職涯加分!

 

 

Meta-analysis 打破了傳統研究方式對資源、經費和時間的高要求,透過搜尋和評讀現有文獻,便能夠快速進行研究,發表論文,是資源匱乏、獨立作戰的研究者最佳選擇。

 

這堂課將破除一般人對於統合分析遙不可及的迷思,回家後就能開始著手自己的主題。

 

 

 

 

立即報名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50215_0213
2025 / 3 / 10

2024 / 5 / 17(六)課程記錄

 

 

 

 

2025 / 5 / 17(六)活動內容

2025 / 5 / 17(六)課程講者

2025 / 5 / 17(六)報名截止

2025 / 5 / 17(六)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5 / 5 / 17(六)課程照片記錄

2025 / 5 / 17(六)「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