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box 是很實用的線上檔案交流空間,以下均以 Google Chrome 瀏覽器作示範。
一、申請 Dropbox
「我今天才剛剛裝好軟體,一點統合分析的基礎都沒有,真的可以畫出一篇 SCI 論文裡頭全部的圖表嗎?」
帶著這樣半信半疑的心情,同學們開始了中午的互動實作時間,在優秀的講師助教引導下,陸續完成了統合分析的各種重要圖表,實際體驗了從論文數據、輸入、統計、製圖的過程,才發現,其實自己真的可以完成,而且是用自己的滑鼠、自己的電腦,就能完成。
作者:林口長庚 神經外科 李丞騏 醫師
2022 年 4 月 16 日這一天,大約隔了六年,再次來到集思會議中心,這些年的變化實在巨大(生兩個小孩、博班畢業、出國短期進修兩次、升等助理教授、買房等 XD),尤其在經歷了 COVID-19 之後,很佩服蔡校長始終如一的堅持與熱情。
在 FB 上追蹤新思惟已久,每每看到論文發表成績或是課程相關資訊,對於學員滿滿的收穫以及精彩的製圖都心生嚮往。課後自己也有同樣的感受,更開心能獲得製圖大獎。
其實我並非論文發表初學者,但產量不穩定,所幸以往還有不錯成績,去年也幸運得以申請院內晉升(希望會過 XD),但為何還選擇參加工作坊?就是因為臨床資源資料取得不易,從收集到分析到寫作完成,至少一年半載,更別說如果投傳統期刊,少則半年的往來才能發表 ><。
「高品質講課與實用建議,期待您們繼續帶領先進後輩更有效率的前進學術殿堂。」
近年來,參加研究課程的學員有年輕化的趨勢;因為醫院看重論文,具備研究能力已成標配,所以許多實習醫師、PGY、住院醫師趁早前來學習。
過往初學者沒經驗、沒資源、沒人力,想要學術起步簡直遙不可及,好在這個時代有 meta-analysis,只要有一台電腦連上網路進行文獻搜尋,一個人就能開始做研究,是年輕研究者產出 paper 的最佳工具。
「本來對 meta-analysis 不太熟悉,經由今天上課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學習到 3 位老師分享的 meta-analysis 重點,希望在未來寫作 / 研究過程中能少走一點彎路。」
然而,想要入門 meta-analysis,首先就要克服統計不同、文獻搜尋繁瑣等諸多狀況,若靠自行摸索不僅費時費力,還未必能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新思惟開辦這門課,以發表論文為導向,透過系統化學習,帶領大家學習「寫作、投稿、製圖」的必要概念,並在最短時間內獲得起步要領。
由發表經驗豐富的講師帶路,用一天的學習時間,直接帶各位踏出統合分析的第一步,不僅掌握文章的核心知識,還能親手在自己的電腦上,做出 forest plot、funnel plot 等 SCI 等級的全套圖表,讓你今後做研究,能夠單兵作戰不求人。
新思惟瞭解學員所需,為學習之路做盡完善規劃,您想得到的、沒想到的,都在課堂上準備好了。我們用一天的時間,協助新手克服困境,讓無資源者也能有成功起步的機會。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作者:新竹馬偕 陳星元 醫師
拿著名牌緩步走入會場,滿滿的學員已經準備好筆電等著聽課。放眼望去有看起來很資深的主治醫師,也有不少看起來年輕的住院醫師、總醫師或主治醫師。
我不禁懷疑起自己,一個 PGY 真的適合來上這堂課?會不會新思惟的廣告只是一場吃錢的騙局?會不會這門課程根本不適合初學者呢?會不會我今天一整天就要浪費在這裡?
這種害怕受到傷害的心情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不論是凱閔醫師、秉濤醫師或是蔡校長的課程,都是用最清楚、明白的簡報設計來講述。從字體的選擇、大小以及編排的順序,完全可以感覺出他們的用心,他們願意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告訴我們,他們曾經走過的冤枉路,並且教導我們怎麼走才是比較好的方式。
作者:高醫 皮膚部 陳泱伊 醫師
其實從好幾年前就開始關注新思惟的課程了,但是總因為工作忙碌、課程費用等因素,而未有機會參與課程。
這次看到有興趣的課程在寒假期間,我再次燃起報名上課的念頭,在安排好週六門診的代診後,二話不說就繳費報名了。這次總算在忙碌的臨床工作與博士班進修的夾縫中,趁著開學前,找到時間和體力上還有一點餘裕的空檔,來好好學習統合分析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