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曾秉濤

2019 / 12 / 12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褪黑激素類藥物用以預防譫妄症之統合分析,獲 Sleep Medicine Reviews 刊登!

 

 

01_SMR_TsengPT_42

 

 

文章介紹

 

譫妄症的風險因子以及早期症狀之一,就是睡眠週期混亂,由於褪黑激素對於維護良好睡眠週期有幫助,所以也有人用褪黑激素來預防譫妄症。曾秉濤醫師與其團隊,預計使用統合分析來總結,目前文獻中,褪黑激素預防譫妄症的效果,並進一步回答,哪一種藥物或劑量最有效。

 

經過文獻搜尋,共收入 6 篇隨機對照實驗,913 個成人參與者,結果發現,不管是使用 melatonin 5 mg/day、melatonin 0.5 mg/day 或 ramelteon 8 mg/day,比起安慰劑對照組,都有明顯效果。進一步以 SUCRA 方法分析,發現 melatonin 0.5 mg/day 是這三者中,擁有最好預防效果的。

 

本研究將既有文獻作了總結,並提供紮實證據,支持將低劑量褪黑激素類藥物,用於預防譫妄症。是一篇相當具有意義,且日後可能被教科書或 guideline 引用的研究。也是因此,順利登上超過 10 分的期刊。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01_BMCP_TsengPT_41
2019 / 10 / 28

[快訊] 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躁鬱症患者之血液葉酸濃度的統合分析,獲 BMC Psychiatry 刊登!

 

 

01_BMCP_TsengPT_41

 

 

文章介紹

 

躁鬱症是主要精神疾病之一,但目前的病生理機轉不明。葉酸濃度曾被認為可能跟躁鬱症的發生有關,但相關的研究依然沒有定論。

 

曾秉濤醫師團隊,想從既有的文獻中,先確定「躁鬱症患者的葉酸濃度到底有沒有不同」,再進一步根據所歸納的結果,指引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經過廣泛的搜尋,共收入六篇文章,包括 481 位躁鬱症患者,與 760 位對照組。統合分析發現,躁鬱症患者的葉酸濃度的確比較低!

 

不過,由於躁鬱症有很多種不同類型,包括躁、輕躁、憂鬱、混合、精神症狀等,其中憂鬱類型往往因為食慾低下而造成營養不良。由於目前既有的研究,在類型分類上的資訊不足,無法鑑別我們觀察到的葉酸降低,是不是單獨由憂鬱類型貢獻而來,而非躁鬱症本身。作者群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專注在不同類型的分析,對可能的病生理機轉研究建議,也在文中作了討論。

 

 

恭喜曾醫師!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Meta-analysis_20191019_35_0281
2019 / 10 / 24

新思惟,協助快速搞懂統合分析。

 

作者:匿名

 

 

01_innovarad_Meta-analysis_20191019_35_0281

 

 

我從幾年前就一直在關注新思惟,在蔡校長提供住院醫師問答的「問校長」系列,更是在我剛進醫院頭幾年的迷茫時光中,通篇讀過。

 

這陣子,師長們開始要求住院醫師們寫論文,醫院裡更開設了大大小小的研究工作坊、論文寫作坊。然而上過一些課程,翻過 PubMed 上的論文,對於如何起筆還是一頭霧水。這時候,我看到了新思惟網頁上學長姐們的課程心得,想著希望自己上完課後,也能有一番突飛猛進的大改變。因此牙一咬,便報名了!

 

 

這次課程,是一場武林祕笈的快速傳授。

 

最令我驚豔的是曾醫師的「拆解論文架構」,課堂中直接清楚明白的點明 introduction、discussion 等,每一段該怎麼寫,甚至連評估品質的工具軟體,都直接大方提供。包括該收錄幾篇文章的 CP 值最高、什麼是最重要的重要:三大元素 PhD 等,曾醫師都在短時間內,以非常簡明且活潑的語調清楚闡釋。

 

再到張醫師的「專有名詞介紹」,張醫師同樣用非常短的時間,把那些我之前都傻傻分不清楚的專有名詞解釋清楚,甚至還有表格整理歸納。幾十分鐘後,那些之前怎麼看、怎麼相像的專有名詞,頓時變得鮮明起來,不再像是水中浮月,看得到撈不著。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0811_0107
2019 / 9 / 30

2019 / 12 / 22(日)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19 年 12 月 22 日(日)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達文西廳

 

 

banner-01

 

 

熱烈迴響,好評加開!課程品質保證,讓初學者也能親手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

 

我們都曾是資源稀少的研究新手,竭盡所能想盡快闖出自己的成績。現在 meta-analysis 容易寫、容易發,還被多數學校升等接受,不需要經過 IRB!

 

新思惟提供給新手一份「好的模板」,讓研究者避開最困難的摸索階段,把所有精力投入在內容與研究中。「好的模板」就像是經過「精心調教」的好車,讓任何新手都能無後顧之憂的輕鬆上路,熟練駕駛,也能自己改裝變出新花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專屬的風格,獨一無二。

 

統合分析工作坊針對初心者所需,課程量身規劃系統化,從研究規劃起步到資料產出後的優化,用一天的時間,將經過「精心調教過」的 meta-analysis 所需工具交給你。

 

 

 

 

20190811_feedback_00009

 

20190811_feedback_00010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19 年 12 月 22 日(日)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達文西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YCChen_Meta-analysis_20190811_0629
2019 / 8 / 15

用普通的價格,給你 hands-on 的課程,以及飽滿的內容,而且還中文教學。

 

作者:樹林品橙牙醫診所 陳宇江 牙醫師

 

 

01_innovarad_YCChen_Meta-analysis_20190811_0629

 

 

這堂課本身的「價值」,絕對不是「價錢」可以衡量的。因為知識是「無價」的。

 

 

用你最熟悉的母語,只講精華,不拖泥帶水。

 

如果有人願意免費教你,你想學的東西,那絕對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上輩子沒有福氣也沒關係,至少有一個地方,有一群人願意傾囊相授,教你沒人說過的統合分析,用你最熟悉的母語、只講精華、不拖泥帶水,讓珍貴的假日時光有超高的學習效率,完全不浪費。

 

想起上課時,曾秉濤醫師說過的一句話:「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是問題」,很感謝有「新思惟」這樣的一個上課地方。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190811_0116
2019 / 8 / 14

2019 / 8 / 11(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190811_0116

 

 

想要入門 meta-analysis,光是統計不同、文獻搜尋繁瑣等諸多狀況,若靠自行摸索不僅費時費力,還未必能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這門課,就是為研究初心者量身規劃,以系統化的學習,幫您省下試誤的時間。

 

跨到其他領域時就會想,啊!要是這個也有新思惟這種課就好了。像是因為軟體的一堆小 bug,甚至一些無關緊要的 unknown unknown 這類原因,浪費大把的時間和精神,會很想摔鍵盤,替我的鍵盤感謝新思惟!

 

2018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meta-analysis 佔原創研究比例「從 2017 年的 5%,上升到 2018 年的 11%」,此研究方法不需要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工作,還被多數學校升等接受,綜觀上述條件,對於沒有資源的初學者而言,meta-analysis 確實是出道的好領域。

 

工作坊的課程規劃,破除一般對於統合分析遙不可及的迷思,以新思惟一貫的高品質課程內容,與高效率教學方法,加上兩小時能親手做出投稿等級專業圖表的互動實作,用最短的時間,讓初學者高效率學習。

 

三位講師將豐富實戰經驗化繁為簡,切中要領傳授給所有學員,對初學者的我十分容易吸收也獲益匪淺!非常感謝!

 

新思惟瞭解學員所需,想得到的、沒想到的,我們都在課堂上準備好了。課程協助新手克服困境,讓無資源者也能有成功起步的機會。

 

上完之後初學者都會覺得自己很可以的課程,朝向 meta-analysis 研究的偉大航道邁進!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