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工作坊

Meta-analysis_20200829_0482
2020 / 9 / 3

在 PGY 時期,讓自己具備寫 paper 的能力。

 

作者:台北榮總 黃煜博 醫師

 

 

Meta-analysis_20200829_0482

 

 

優質的課程,學長姐給予高評價。

 

還是醫學生的時候,就聽說許多住院醫師學長姐與主治醫師們,有上過新思惟的課程,無論是簡報、研究或是個人品牌等課程,都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因此這次決定在當 PGY 的時候提早做準備,希望從新思惟的課程中,學到對於未來職涯發展有助益的知識與技能。

 

Meta-analysis 是近年研究相當熱門的文體,對於初學者也是一種相對好上手與獨立作業的論文寫作方式,除此之外,因為在醫院中常規性寫 meta-analysis 的主治醫師相對較少,所以我希望參加這個課程,可以增加自己未來寫 paper 的多元性。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216_0918
2020 / 8 / 13

驗證自己學會了撰寫統合分析的技能。

 

作者:高醫附院 外科 張庭瑋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張博智與張庭瑋醫師團隊,關於胃內注射肉毒桿菌素作為減重治療之統合分析,獲 Obesity Surger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00216_0918

 

 

其實題目就在身邊,等著自己發掘。

 

今年年初,在老師的鼓勵下,參加了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課後在回程的高鐵上,想說打鐵要趁熱,趁著剛上完的熱情,開始動手尋找適合的題目。然而在搜尋題目的過程中,雖運用了課堂所學技巧,但是,許多我想得到的題目別人早就做完,馬上遭受滿滿的挫折,光是尋找能夠下手的題目,就耗費掉許多時間與精神。

 

所幸在與老師討論臨床事務的過程中突然察覺,胃鏡注射肉毒桿菌似乎是個不錯的題目,立刻在網路上搜尋,正好這個題目離上一篇 meta-analysis 有段時間,最近也有新的 RCT 發表,趕緊跟老師同事們著手蒐集 data,看來,有時候好的題目就在手邊,只是有沒有被發現而已。

 

閱讀更多 »

01_IJERPH_ChuangCS_04
2020 / 7 / 13

[快訊] 莊介森醫師團隊,關於糖尿病藥物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統合分析,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

 

 

01_IJERPH_ChuangCS_04

 

 

文章介紹

 

臨床與流行病學的資料已經發現,老人家最常見的兩個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帕金森氏症,彼此之間似乎有關連。這些研究認為,治療糖尿病時,可能會順帶調控帕金森氏症的相關病生理,使得患者的運動與非運動功能均有進步。莊介森醫師團隊,預計根據這個主題,回顧相關的研究,並做統合分析。

 

 

20200712_143156

 

 

經過搜尋,共收入了 3 篇研究,統合之後發現,exenatide 這個藥物,能顯著的改善帕金森氏症的症狀,不管以 UPDRS-I、UPDRS-IV、MDRS 三種量表來看都是,在 12 個月的追蹤,停藥之後在 UPDRS-III 量表,依然能有顯著改善。相對的,使用 pioglitazone 在 UPDRS、MDRS、PDRS 等量表都沒辦法看到顯著改善。

 

總結來說,exenatide 這個糖尿病藥物,對於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認知、運動、非運動功能,均有幫助。未來或許可以針對這個議題,設計長期研究,並仔細分析不同帕金森氏症嚴重程度患者,是否有相同的反應。

 

 

20200712_143211

 

 

本文圖一的 PRISMA,與相關森林圖繪製,均相當漂亮準確,莊醫師將在課堂上學到的各種細節,發揮得相當傑出!

 

 

恭喜莊醫師!

 

閱讀更多 »

PATI_20200614_0437
2020 / 7 / 3

快速審閱 18 天,成功發表第一篇統合分析!

 

作者:中國附醫 神經部 蔡昇達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昇達醫師團隊,關於 COVID-19 的神經學表現之系統回顧,獲 Frontiers in Neurology 刊登!

 

 

PATI_20200614_0437

 

 

轉瞬即逝的發表機會

 

清明連假的晚上,部主任打電話來:「新冠肺炎全球蔓延,我們也該為世界做些什麼!我們來寫一篇 review,統整所有新冠肺炎的神經學症狀,昇達覺得如何?」

 

聽完有點震驚,想說我連一個新冠肺炎的病人都沒照顧過,要來寫 review?但仔細想想,部主任的視角還是比較寬廣,因為台灣疫情控制得好,才更應該來寫 review 幫助疫情嚴峻的國家,節省抗疫醫師們的寶貴時間。

 

想完後立即答應主任,主任隨即交代最關鍵的重點:「要快!寫這種文章的機會轉瞬即逝!」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114_1234
2020 / 7 / 2

用好題材,通過論文快審,登上高分期刊。

 

作者:義大大昌醫院 胃腸肝膽科 葉人豪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葉人豪醫師參與團隊,關於初期大腸癌使用內視鏡切除與手術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刊登!

 

 

00_FB_Meta-analysis_20180114_1234

 

 

兩個月前的一晚,剛下診準備喘口氣,手機鈴聲忽然響起學長的來電:「我們的論文被接受了!」

 

就這樣,在又驚又喜中,收穫了人生頭一張「論文快審+預先接受」的體驗券。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510_0318
2020 / 6 / 8

2020 / 8 / 29(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0 年 8 月 29 日(六)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特別公告】好評加開,7 月班報名踴躍已額滿,8 月班請把握機會!

 

 

與其買書摸索,爬文看評價,不如用一天的時間,親自扎實地上一堂,讓技能一次到位!

 

無資源、沒經費、零基礎也不怕,因為 meta-analysis 論文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用自己的電腦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就能順利發表論文,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無論你是想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或是想提高論文量產的資深老手,現在正是把握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這堂課以發表為導向,不僅帶你深入了解論文產出的必經過程,還手把手教你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協助你將寫作、發表效率最大化。

 

回顧 2019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共 517 篇論文登上 PubMed,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 2020 年,有校友在住院醫師階段,課後已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

 

課程品質保證,用一天的時間,現在投資自己,將來登上 PubMed 有你!

 

 

 

立刻投資自己

 

 

20200510_feedback_00003

 

20200523_feedback00001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20 年 8 月 29 日(六)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