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2022 / 5 / 14(六)的《統合分析工作坊》,現已報名截止。
「今天的課,我覺得太值得了,未來會告訴朋友、同學來報名參加。」
醫療評鑑的條文每年推陳出新,不只對於醫學中心,非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也開始應對評鑑條文和升格壓力,對於醫師的論文產出逐年重視。「發表文章」,已經是件勢在必行的事。
偏偏初學者沒經驗、沒資源、沒人力,想要學術起步簡直遙不可及,許多同學在上課前,都已經壓力壓好壓滿,「發表文章」都是每位參加者最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的統合分析 0 基礎,會不會跟不上進度?」
從 2017 年開辦《統合分析工作坊》,這 5 年來,我們持續蒐集了很多同學的課前問題,而上面三點,幾乎是每次課程都會被問到的。
新思惟瞭解學員所需,為學習之路做好完善規劃,您想到的、沒想到的,都在課堂上準備好了。我們用一天的時間,協助新手克服困境,讓無資源者也能有成功起步的機會。
由發表經驗豐富的講師帶路,用一天的學習時間,提供系統化的學習,帶領你避開菜鳥誤區,省下試誤的時間,在正確的方向上起步,破除一般人對統合分析遙不可及的迷思,甚至還能親手在自己的電腦上,做出 forest plot、funnel plot 等 SCI 等級的全套圖表,走一條最短、最快的而且已經有人成功的路徑。
「對 meta-analysis 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學到了如何自己跑統計,整天下來收穫豐富。」
「一整天的課程,從基礎開始到能自己繪製投稿等級圖,更有信心能在將來寫出自己的 meta-analysis。」
你會發現,其實 meta-analysis 並不難,只要破除寫論文的心魔,避開常犯的錯誤,就能大大提升被 accept 的機會。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作者:國防醫學院 簡伶育 同學
過去其實寫過一篇統合分析,也順利發表在 SCI,但印象中整個過程是非常痛苦且疲勞的,所以一直不想再寫第二篇。實因臨床及畢業發表文章的壓力,隨著時間流逝,中間又遇到疫情無情卡關,使我的臨床收案進度受到很大的影響,更讓已經沒有時間的我壓力瞬間上升。
過去寫統合分析的痛苦及花費的時間讓我猶豫許久,因時間壓力,或許希望能開啟慧根,或許希望能開竅快速進行,或許再賭一把等種種原因,如同不知怎麼辦只能求神問卜的心情,看是否能被救贖,所以咬緊牙根,報名了新思惟,總之希望研究一籌莫展的我,至少有個開端。
作者:高雄榮總 骨科部 魏伊萍 醫師
我是高雄榮總骨科部魏伊萍,從很久以前就聽說新思惟課程,但是因為住院醫師周末值班問題,遲遲沒有踏出報名那一步。以前的 cohort study 都是問了很多老師,問來問去湊到一點蛛絲馬跡,勉強寫出了文章。
但是近幾年來風行的統合分析就沒辦法這樣土法煉鋼,靠自學實在又辛苦也沒效率,甚至會不斷撞牆也無法突破現狀。對於我這種埋頭苦幹又內向害羞的人,能夠有自己的產出,才能在科部說上話,否則很容易淪為被勞力剝削的對象。
作者:匿名
從打算報名開始,就一直猶豫不決,心裡一直忐忑,可能是因為害怕上了課也會聽不懂內容,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另一方面,因為疫情的關係,上課的地點可能會更改到台中,所以時間和花費成本也會增加。這種種的因素,不得不讓我再三考慮是否要報名這項課程。
但是,深思熟慮後,為了在醫學領域研究有個好的開始,在經過一番掙扎後,還是狠下心來報名繳費,畢竟這是一項對自己好的投資。
2021 年 12 月 19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或台中高鐵捷運旁之會議中心 視疫情狀況而定)
【特別公告】2021 年最後一班,今年做好準備,明年就要發表!
今年每梯都額滿,熱門課程好評再開,趁疫情趨緩之際,把握機會。
Meta-analysis 是近年研究相當熱門的文體,能夠協助研究者突破無資源、沒經費的困境,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不求人,不需要 IRB 還免收案,用自己的電腦就能發表論文,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然而,即使心中有好的題材,或是身邊有大量的素材,卻不知道該收錄多少文獻才適合、怎麼順利寫成論文發表、內行人在意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又該如何算出這些數據?
新思惟理解大家的困境,以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帶您用一天的時間高效率學習,從論文規劃到文章架構,從文獻搜尋到統計圖表,課堂上通通告訴您,最受好評的互動實作,更帶領您直接在自己的電腦,親手跑出統計、完成高品質的 meta-analysis 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