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Meta-analysis

01_EJP_LinLH_01
2023 / 9 / 13

[快訊] 林龍暉物理治療師團隊,關於使用疼痛神經教育治療慢性頸痛患者之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Journal of Pain 刊登!

 

 

01_EJP_LinLH_01

 

 

文章介紹

 

慢性頸痛(CNP)是一種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疼痛神經科學教育(PNE)是一種非藥物干預措施用於治療 CNP,然而其有效性尚不清楚。林龍暉物理治療師團隊想透過統合分析評估 PNE 治療 CNP 的有效性。

 

林龍暉物理治療師團隊搜尋了有關 PNE 對 CNP 影響的隨機對照試驗的電子數據庫。主要結果是疼痛強度的變化,次要結果是以 Hedges’g 標準化的運動恐懼症改善。總共包括 7 個隨機對照試驗共 479 名參與者。

 

數據顯示 PNE 明顯減輕了疼痛強度。子群體分析顯示,在 PNE 後,成年組明顯減輕了疼痛,而青少年組則未有明顯改善。PNE 還減少了運動恐懼症。另外回歸分析的結果也顯示干預時間的增加,有助於更大幅度的疼痛減輕。在 PNE 或對照治療後未有不良事件產生。

 

這項研究證實了 PNE 有效減輕 CNP 患者的疼痛強度和運動恐懼症。更長的 PNE 時間,能讓疼痛減輕的效果更好,並且在成年人中比在青少年中更有效。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評估 CNP 的長期效果。

 

 

恭喜林龍暉物理治療師!

 

林龍暉物理治療師團隊這篇研究,是第一篇透過疼痛神經科學教育來評估治療慢性頸痛效果的統合分析。許多學員想要寫統合分析論文,但又煩惱找不到題目、如何限縮題目、題目都被寫走了……等問題,新思惟團隊有整理以下 QA。

 

 

閱讀更多 »

01_AJP_HsuCW_18
2023 / 9 / 13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重覆經顱磁刺激治療憂鬱症的長期效應之統合分析,獲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刊登!

 

 

01_AJP_HsuCW_18

 

 

文章介紹

 

重覆經顱磁刺激(rTMS)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腦部刺激技術,藉由簡短而高強度的磁場穿透頭顱,在大腦皮質組織中產生電流。過去有許多研究探討以 rTMS 來治療精神疾病,目前美國 FDA 和其他幾個國家已經批准使用 rTMS 對憂鬱症患者進行治療。

 

然而,rTMS 的治療效果可持續多久仍未有定論,而且目前也尚未有研究顯示持續接受 rTMS 治療的患者,其憂鬱症發展是否不同於未持續接受 rTMS 的患者。

 

為了理解這領域的現況,許智維醫師團隊有系統地檢索各種電子數據庫,包括 PubMed、Cochrane CENTRAL 和 EMBASE(從每個數據庫的創建開始,直到 2022 年 10 月),收集在 rTMS 治療結束後至少三個月內的憂鬱評分結果,最終,從 24 篇研究中納入了 911 名患者,進行統合分析,追蹤 rTMS 對重大憂鬱症狀的長期效應。

 

統計後顯示,持續接受 rTMS 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後的前五個月憂鬱症狀相對穩定,但之後有上升趨勢;而未持續接受 rTMS 治療的患者,憂鬱症狀也有輕微上升。

 

 

恭喜許醫師!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1_FP_ChenHT_03
2023 / 8 / 31

[快訊] 陳曉瑱醫師團隊,關於魷魚骨對末期腎臟病患者降低血清磷的效果與安全性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刊登!

 

 

01_FP_ChenHT_03

 

 

文章介紹

 

在末期腎臟病患者中,魷魚骨對治療高血磷的效果與安全性仍不明確。

 

為了探討這個議題,陳曉瑱醫師團隊從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Airiti Library 和其他主要的中文資料庫中,搜尋比較魷魚骨與傳統治療干預效果的隨機對照試驗,截至 2023 年 2 月 1 日。主要結果是血磷濃度,次要結果包括循環鈣和 iPTH、鈣磷乘積和治療相關的副作用。

 

最後納入 9 個研究,726 名參與者。結果顯示,在魷魚骨組中,血磷濃度比對照組低,並且魷魚骨對高血磷具有劑量依賴性的效果。在短期(1-2 個月)和長期(3-6 個月)治療後,均觀察到治療效果。

 

此外,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對魷魚骨的反應比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更好。在循環鈣方面沒有差異,然而接受魷魚骨治療的患者,顯示出較低的 iPTH 和鈣磷乘積。在便秘、腸胃不適和血鈣升高風險方面,兩組之間沒有差異。

 

陳曉瑱醫師團隊發現,與傳統的磷結合劑相比,魷魚骨能更有效地抑制高血磷症,並有劑量依賴性效果。

 

 

恭喜陳醫師!

 

閱讀更多 »

01_JRM_LinTY_03
2023 / 8 / 25

[快訊] 林庭伃醫師團隊,關於中風後患者的肩部超音波影像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刊登!

 

 

01_JRM_LinTY_03

 

 

文章介紹

 

中風後肩痛對於中風倖存者來說是一個嚴重的挑戰。林庭伃醫師團隊想要探討透過超音波檢查中風後肩部結構變化的相關資訊。

 

團隊檢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linicalTrials.gov,截至 2022 年 12 月 7 日,尋找中風患者肩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的研究,最後總共納入了 23 個臨床研究。

 

半癱肢肩部最常見的病變有肱二頭肌長頭腱(41.4%),其次是冠狀下肌腱(33.2%)、肩甲下滑囊(29.3%)、肩鎖關節(15.0%)和肩胛下肌腱(9.2%)。常見的病理發現包括肱二頭肌周圍滲液(39.2%)、肱二頭肌肌腱病變(35.5%)、冠狀下滑囊炎(29.3%)和冠狀下肌腱病變(24.6%)。肱二頭肌長頭腱和冠狀下肌腱的異常在半癱肢(對照側)的肩部中可明顯觀察到。在運動功能和肩部病變之間未觀察到相關性。

 

這項統合分析研究證實超音波檢查,能讓臨床醫師識別中風後常見的肩部病理。未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這些變化與中風患者臨床之間的關聯性。

 

 

恭喜林醫師!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HHChang_Meta-analysis_20230820_1040
2023 / 8 / 24

課後立刻解決兩個關鍵:找到合作夥伴、使用 Office Hour 處理論文難題!

 

作者:台南市立醫院(委託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經營) 心臟內科 張洵浩 醫師

 

 

01_innovarad_HHChang_Meta-analysis_20230820_1040

 

 

50 歲重返學習的旅程

 

首先,先感謝蔡依橙校長創立新思惟國際,讓我有機會可以更深一層的了解統合分析(meta-analysis)。老實說,報名之前是很猶豫不決的。除了價錢考量之外,另一個是我的年紀,已經五十多歲了,還需要花一天假日,從台南到台北上這堂課嗎?

 

不過,最後還是下定決心報名,也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到台北上課。上課地點交通很方便,而且環境也很舒適。一到上課現場,我已經很放心了,因為每位老師和工作人員,都很親切地幫忙準備上課所需要的軟硬體。

 

閱讀更多 »

00
2023 / 8 / 21

2023 / 8 / 20(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陳怡儒醫師、陳介夫醫師

 

 

00

 

 

這次的同學組成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家都是初學者,但很明顯都多少做了一些基本功課,所以在聽課之後與互動實作時,所問出來的問題,都像是「真心想要往這個領域嘗試但遇到卡關」的朋友所提出的真實困境。

 

這樣的狀況是最理想的,因為開始讀了幾篇文章,發現許多不理解之處,來上課的時候,更能夠感受我們為初學者所設計的課程內容還有實作內容,是真正對大家有幫助的。

 

早上才剛安裝試用版軟體,甚至連介面都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使用,經過一個中午,卻可以畫出 SCI 等級的圖表,而且不是一張,而是全套。那種對自己開始有信心而且知道自己獲得了重要能力的感覺,是非常好的。

 

同學在上課完成了第一次的統計製圖,能有圖片出來都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接下來回家會練習五次,讓這整個流程更順,也能夠更瞻前顧後,把所有細節處理好。我們以下提供一些所觀察到的細節與建議,協助各位在練習的時候,能往完美製圖邁進,下次處理自己的稿件,就能做到讓審閱者沒得嫌!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