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1_innovarad_WHFeng_Meta-analysis_20200523_0739
2020 / 5 / 28

找不到 meta-anlaysis 的學習資源?新思惟這裡應有盡有!

 

作者:高醫附設醫院 心臟內科 馮文翰 醫師

 

 

01_innovarad_WHFeng_Meta-analysis_20200523_0739

 

 

過去在網路上和醫院內聽過有關「新思惟」的事,持續觀望了好一段時間,雖然看著許多人參加後的心得和推薦,但是自己總覺得有點懷疑,真的有這麼好嗎?真的要花這麼多錢、花這個時間上台北去上課嗎?這樣值得嗎?

 

因為一些緣故,最近開始想要試著做做看統合分析的研究,我自己找了一些方法,不論是在網路上、或是問身邊的一些老師和學長姊,但都沒有甚麼進展,也發現很少人有這樣的相關經驗,研究所也沒有相關的課程。所以在找不到其他方法的情況下,只好硬著頭皮刷卡報名、抱著嘗試看看的心態,來報名這次的工作坊。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YCLu_Meta-analysis_20200523_0385
2020 / 5 / 28

不只學到做統合分析,論文撰寫也面面俱到。

 

作者:林口長庚醫院 呂玉潔 醫師

 

 

01_innovarad_YCLu_Meta-analysis_20200523_0385

 

 

第一次參加百聞不如一見的新思惟課程,對於研究剛入門的初學者而言,在醫院若沒有相關人脈或背景,是很難有老師願意這樣手把手從頭一步一步教你如何做研究,回想起自己花費無數心血在網路上爬文、自學的心路歷程,但仍是有許多小細節,需要經驗豐富的大師們指導示範,才能夠體會並且知道未來如何避免。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WCChia_Meta-analysis_20200523_1223
2020 / 5 / 28

課後運用所學,當晚立刻跑出自己論文的統計圖!

 

作者:賈文君 醫師

 

 

01_innovarad_WCChia_Meta-analysis_20200523_1223

 

 

指導老師鼓勵我來新思惟學 meta-analysis

 

身為 gap year 畢業生,既不屬於畢業的學校、也不屬於未來的醫院,能找到老師願意帶我寫 paper 真是非常感恩的事!本來想說從個 case report 開始寫就好,沒想到老師一開口就說我們來寫 systematic review 跟 meta-analysis 吧!當下我還真嚇傻了,「您說的是那個證據等級最高的論文類型嗎?」雖然老師寫過的 meta-analysis 比我看過的 meta-analysis 還要多,但還是不斷的懷疑自己,真的有可能完成嗎?

 

實際寫了兩個月(非常慢)問題越積越多,從怎麼訂 PICO、到怎麼整理 Table 1、extract data,隨著撞牆範圍逐漸擴大,越來越超出我理解能力範圍,靠著 Google 跟簡體中文網站 也越來越無法解答我的問題,一直很擔心是不是投資的時間要變一場空。還好老師也用 CMA,老師還鼓勵我來上新思惟,只要把信用卡準備好,剩下就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了!不如就把新思惟當成我的浮木吧!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SSFang_Meta-analysis_20200523_0364
2020 / 5 / 28

在新思惟,親手做出在博士班跑不出來的漂亮圖表。

 

作者:高雄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 方楸淑 博士生

 

 

01_innovarad_SSFang_Meta-analysis_20200523_0364

 

 

博班同學使用的軟體,我一定也要來試試!

 

這個學期,我博士班的課程有修統合分析三學分。在學校,雖然老師已經有教導我們學理的部分,可是在跑統合統計軟體和分析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茫然。之前就有看過新思惟在 Facebook 的廣告,可是因為貴貴的學費讓我卻步,想說還是先用免費的軟體跑看看,圖表當然可以跑得出來,可是總覺得不是那麼的漂亮。

 

在某一次報告時,看到另外一個同學來上新思惟之後,我終於知道我們的不同!因為他是用新思惟推薦的 CMA 軟體,圖表果然真的很漂亮,所以二話不說,立馬報名了新思惟,希望可以來學這一套實用的軟體。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200523_1404
2020 / 5 / 28

2020 / 5 / 23(六)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200523_1404

 

 

防疫期間,無法出國旅遊,那麼,就在國內進修自己吧。這段期間,正適合為自己的職涯耕耘,然而,研究者常受限於沒有資源、沒有經費、沒有寫作經驗,有沒有一種研究方法,適合資源稀少、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零基礎也能快速上手?有沒有一堂課,能夠清楚的點出寫論文的流程、完整的架構,以及該避免的地方?

 

《統合分析工作坊》便是以此方向為核心設計,讓初學者也能迅速進入作戰狀態,集合優秀講師們的經驗,提供系統化的學習,帶領你避開菜鳥誤區,省下試誤的時間,在正確的方向上起步,破除一般人對統合分析遙不可及的迷思!

 

很早就想投入 meta-analysis 的投稿行列,但不知從何著手,今日在蔡校長和兩位優秀老師的講解下心得滿滿,也燃起了寫 paper 的鬥志,希望能盡快完成生平的第一篇 meta 文章,感謝新思惟,課程超棒!

 

統合分析是許多研究所於研究方法課程中討論到的內容,今日終於有機會能完整獲得統合分析的知識,更能實際操作軟體繪製圖表,令人十分興奮,心中多年的疑問,瞬間解答!

 

在經過仔細安排的學習過程裡,能清楚瞭解 meta-analysis 的流程與邏輯,加上精準設計的軟體操作教學,甚至能當場做出 SCI 期刊等級全套統合分析圖,高品質圖表讓 reviewer 拿起您的論文時,第一眼看到圖表便能認同,這是具有專業水準的團隊所做出,精確且精美的稿件。

 

這一切都太酷了~~自己居然有能力跑出 MA 的圖表,演練後整個人都熱血了起來,躍躍欲試!課程安排超好的,真的連初學者如我都聽得懂!

 

隨著環境與資源改變,新思惟在課程設計上持續精進與優化,並推出日益完整的研究系列課程,一路走來,協助許多校友突破寫作困境、邁入學術起飛,至今累計發表 SCI 已經超過 1800 篇!從 0 到 1 非難事,最難的是,願意跨出那一步。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閱讀更多 »

00
2020 / 5 / 25

2020 / 5 / 23(六)「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楊雨潔醫師、張維浚營養師

 

 

 

00

 

 

上課一開始,當我在開場介紹的時候說,下午 2 點時,大家都能在「自己的電腦」上,畫出 SCI 期刊能接受的統合分析圖表時,很多同學是半信半疑的。「我真的可以嗎?用我的電腦就可以嗎?」

 

不過,經過講師與助教們的協助,所有同學都做出了作品,部分同學還有時間檢查各種細節,並優化表格,然後上傳參賽。在自己的電腦上能看到跟國際論文一樣,甚至更好看的圖表,是很令人振奮的!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