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全肘關節置換術,最常被用於類風溼性關節炎與外傷患者,能有效緩解疼痛、恢復功能,並協助患者回到日常生活。
不過,全肘關節置換術,比起其他重要關節置換,似乎併發症略多,後續需要再手術的機會也偏高。在過去文獻中,有些研究顯示,外傷患者置換肘關節後的預後較差,有些研究則有相反結果,認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預後較差,也有兩種疾病結果差不多的意見。蔡尚聞醫師團隊,預計使用統合分析,將這個領域的爭議作個總結。
經過整理,共收入 9 篇文獻、679 位患者,分析其手術適應症以及後續併發症後,發現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置換肘關節後,較容易出現感染與鬆動;而外傷患者置換肘關節後,則容易出現植入物磨耗、斷裂、錯位等問題。不過,若以術後功能來看,類風溼性關節炎明顯較好。
本研究確認,患者因不同的原因接受全肘關節置換術,的確會有不同的併發症比例。而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手術後的功能預後較好。
蔡醫師在上課後,迅速的與幾位同樣也是新思惟論文課程校友的伙伴,組成研究團隊,分工合作,快速尋找主題並執行,在過去一年內,有相當豐碩的成果!
恭喜蔡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