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1_JAD_TsengPT_16
2017 / 8 / 31

[快訊] 曾秉濤醫師探討「正念」做為躁鬱症輔助療法之效益的統合分析研究,獲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刊登!

 

 

01_JAD_TsengPT_16

 

 

文章介紹

 

以「正念」為基礎的介入措施(MBIs; 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有其理論基礎,文獻中關於「正念」亦有許多討論,譬如這篇美國研究以實證方式指出可降低焦慮、增強免疫力。

 

精神疾病領域中使用 MBIs 作為藥物的輔助療法,近年來在臨床上的應用程度亦有增加。曾醫師團隊針對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進行文獻回顧,發現關於 MBIs 實際效果的文獻不多,因此嘗試以統合分析探討其綜效為何。

 

納入 12 篇研究後之統合分析,作者團隊發現在 within-group analysis,MBIs 顯著可降低抑鬱與焦慮之情緒;但是在與對照組比較之 between-group analysis,MBIs 則無此顯著效益。期待未來能有臨床試驗針對此議題做進一步的研究與分析。

 

閱讀更多 »

00_meta-analysis_20170806_536
2017 / 8 / 10

2017 / 8 / 6 (日) 課程照片記錄

 

 

00_meta-analysis_20170806_536

 

 

一篇好的 meta-analysis,為什麼好?在搜尋文獻,規劃方向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相同的,一個好的學習流程,為什麼好?在課程評估、規劃學習內容時,就已經決定了。以數十篇 meta-analysis 論文經驗為基底,以發表論文為導向的課程設計,仔細評選從研究到發表,最該具備的知識及技巧,用一天的時間深入淺出的分享給大家。

 

所有學員的「學習體驗及成就感」,就是我們持續精進課程的最佳動力,在學術研究的這條路上,新思惟永遠是你們的好夥伴,陪伴大家走過最辛苦的那一段。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_cover
2017 / 8 / 7

2017 / 8 / 6 (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郭政宏醫師、黃萬均醫師

 

 

00_cover

 

 

這次得獎的郭政宏醫師與黃萬均醫師,從作品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們都是有備而來的,上傳的套圖,不只數據正確、重視細節,更都看過之前幾梯次同學的得獎作品和講評,讓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最大化得獎機會。

 

在講解政宏與萬均的作品前,按照慣例,我們先來看看「那些差點得獎的作品」。

 

閱讀更多 »

01_PNPBP_TsengPT_15
2017 / 7 / 25

[快訊] 曾秉濤醫師關於 aripiprazole 用於躁鬱症之統合分析研究,獲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刊登!

 

 

01_PNPBP_TsengPT_15

 

 

文章介紹

 

躁鬱症(BD; bipolar disorder)的第一線治療方式通常為藥物,然後是心理治療與社會心理治療的介入以穩定情緒、減少住院次數。因為 BD 是一種復發疾病,長期的預防性治療亦須注意。

 

新藥物在臨床上容易有證據力不足的問題,且過往研究多著重於改善急性期症狀、卻忽略了預防復發的效果,因此曾醫師針對 aripiprazole 用於 BD 進行文獻回顧、以統合分析方式進行研究,希望提供臨床醫師更多可參考資訊。

 

統合分析顯示 aripiprazole 可改善急性躁期之 acute mania、psychosis 症狀,但對於急性憂鬱期之 depressive symptoms 則效果不佳。在 maintenance therapy 中、與 placebo 相比,併用 aripiprazole 則與較低的 bipolar mania 復發率有關。因此,作者團隊認為 aripiprazole 是治療 bipolar mania 的有效、安全藥物。

 

閱讀更多 »

00_FB
2017 / 6 / 5

2017 / 6 / 4 (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李坤峰醫師、許君豪醫師

 

 

00_FB

 

 

上課時,我們說過,統合分析的資料處理流程非常龐雜,從搜尋到篩選、從閱讀到萃練,一個步驟出錯,一個參數搞錯,就是災難。所以,我們必須根據 signaling theory,用製圖的完整度與細膩度,告訴 reviewer:我們是認真的。

 

得獎的兩位同學,作品都可以直接投稿了,非常完整細膩!分別是六日連莊的李坤峰醫師,以及創造出自己風格的許君豪醫師。

 

同樣的,我們也來回顧一些差一點得獎的小小失手,那些自己不那麼容易注意到,但 reviewer 一眼就能看見的。

 

 

那些差一點得獎的失手

 

 

01

 

 

套圖要有一致感,不只在視覺上,連資料處理上也是。如果前面的 forest plot 我們已經把 Z-value 與 p-value 去掉,第二套資料也要一樣,除非有理由特別保留。

 

 

02

 

 

這張的欄位名稱,垂直向上對齊,但行距又太寬,導致 mean difference 靠下緣比較近,離自己本家的 Standardized 卻反而較遠。建議縮減行距,並做垂直置中。

 

 

李坤峰醫師

 

 

11

 

 

坤峰的作品,各種細節都注意到了,不只 figure legend 有寫,連 table legend 都有!仔細看,最右欄的數字,小數點是對齊的!欄位名稱也處理得很好。

 

可惜表格內的文字,垂直置上,飄浮在空中,快碰到天花板了,導致些微的風格不同。

 

 

12

 

 

Funnel plot 的小巧思,讓風格與 forest plot 更一致。在上面這張圖片中,坤峰很巧妙的將 study 的空心圈填滿了!

 

 

14

 

 

Forest plot 也相當不錯,包括灰色給單一研究,黑色給總結數據,還有對 grid 的顏色調整,都很棒!可惜的是行距過窄,導致橫向閱讀時,容易錯行,建議稍微增加行距即可。

 

坤峰的作品完整,注重細節,整套圖表給人很慎重的感覺。恭喜得獎!

 

 

許君豪醫師

 

 

21

 

 

君豪一開始的這張圖就很有野心了,他知道新思惟送的範本,如果有人也記得修改上傳,這樣就沒有特色。所以他將 n 值表示法拿到前面,並加粗體,個位數對齊是很值得學習的細節。接著,流程主軸用淺綠,排除部分用灰底,是很棒的巧思。

 

甚至猜到評審一定會想「你改我們範本的設計,總要有理由吧!」不只給理由,連參考資料都列出來,還扛出 JAMA 的招牌!猜透審閱者的心思,提前堵住可能的質疑,是很容易獲得尊敬的策略!

 

 

22

 

 

這張 forest plot 的行距設定很不錯,閱讀上很流暢。個別研究與總結的顏色設定也很棒。

 

 

23

 

 

這張表格也是精彩作品!在我們素雅的示範之上,加上在 PRISMA 圖片曾用上的綠色,並適當的根據資料階層配上深淺,非常厲害!仔細看,不管是欄位名稱或內容,都作了垂直置中。

 

單看表格或許沒感覺,但當我們把他跟流程表放在一起,就知道厲害!

 

 

24

 

 

講評作品時,這張一秀出來,多數同學就開始點頭了,因為這種細膩,誰都看得到。誠如上課所說,優秀的研究者,不管你用什麼軟體、做如何不同種類的圖表,最後都應該做出視覺風格一致的成品,這樣才是真正的研究魂,不受軟體限制,畫出自己風格!

 

很棒的一套圖,恭喜君豪!

 

 

最新活動

 

 

00_FB_innovarad_PCLo_meta_analysis_20170416-244
2017 / 4 / 21

統合分析是小資型研究者的最佳解

 

作者:思邈堂中醫診所 羅珮嘉 中醫師

 

 

00_FB_innovarad_PCLo_meta_analysis_20170416-244

 

 

小資型研究者有了一線曙光

 

一直以來都期待能有速成統合分析的研究課程,沒想到新思惟這麼快的完成我的願望!雖然自己研究所時曾跑健保資料庫、也發表過文章,但後來國衛院不賣 DVD,只能被迫 進去過半年的加值中心後,就發誓再也不要進去加值中心啦!根本就一大堆囉哩叭縮規定啊, 而且自己離開醫院進入診所,徹底沒 研究資源後,更覺得想要繼續做研究投稿、發表是難上加難。

 

好險有統合分析課程,可以讓我們這種沒有 研究計畫,又沒辦法買幾十萬資料庫一直進加值中心燒錢的小資型研究者,有了一線曙光。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