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1_innovarad_yshsu_meta_analysis_20170416-419
2017 / 4 / 21

作統合分析前,你需要先知道的!

 

作者:新光醫院 耳鼻喉科 徐英碩 醫師

 

 

01_innovarad_yshsu_meta_analysis_20170416-419

 

 

記得我在美國時的老師,有天拿了一篇 meta-analysis 的文章給我看,說有雜誌請他幫忙 review,要請我跟他一起看。但是他語氣頗為不屑,跟我說這就是一群人坐在家裡跑統計,根本就不是在做科學研究。我和他一起寫完回覆以後,過了兩天聽說那個雜誌把它 reject 了。這時候我心想,哎呀,meta-analysis 果然不是正道。

 

不過就在一個月後,我發現這篇文章已經被登出來了,而且還是在不錯的期刊。

 

就在一年後的今天,當我還在為我的原著論文被退稿而焦頭爛額的時候,發現新思惟終於開了統合分析課程,我心想,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是時候試一試我老師口中的邪門歪道了!

 

閱讀更多 »

00
2017 / 4 / 17

2017 / 4 / 16 (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00

 

 

根據互動實作手冊的指示,以及助教的協助,所有的同學都能做出 meta-analysis 圖表。因為用的都是一樣的 CMA v3 軟體,跑的也都是新思惟精心設計的流程,當同學們上傳後,大量傑出的作品,實在難分軒輊。(把同學教得這麼好,當評審的就苦了!)

 

為了讓大家更理解,得獎的人到底厲害在哪,這次我們特別加映「那些差一點得獎的作品」,說明哪些細節,讓您與大獎失之交臂?也因此更清楚理解,得獎者王姿文醫師與劉漢文醫師,做到了哪些常人做不到的事情呢?

 

閱讀更多 »

00_FB_Cover_META_20170604_YK
2017 / 3 / 25

2017 / 6 / 4 (日) 課程記錄

 

 


 

 

[快訊] 李威成醫師團隊,關於上頷牽引術對長期矢狀面前後徑之影響的統合分析,獲 PLOS ONE 刊登!
[快訊] 李威成醫師團隊,關於上顎骨牽引治療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Dental Sciences 刊登!
[快訊] 統合分析工作坊校友,黃郁惠醫師、許君豪醫師、曾秉濤醫師共三篇作品,同獲 Lancet Psychiatry 傘型回顧評為高品質論文!
[快訊] 李威成醫師團隊,關於上顎擴張或牽引後之咽部氣道改變之統合分析,獲 Orthodontics & Craniofacial Research 刊登!
[快訊] 許君豪醫師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周邊錳含量之統合分析,獲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刊登!
成功發表第一篇 SCI 論文,好的引路人、幫助甚大!(許君豪 醫師)
 

 
2017 / 6 / 4 (日) 活動內容

2017 / 6 / 4 (日) 課程講者

2017 / 6 / 4 (日) 報名額滿

2017 / 6 / 4 (日) 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17 / 6 / 4 (日) 課程照片記錄

2017 / 6 / 4 (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70311_1279_FB
2017 / 3 / 17

資源稀缺者的研究寶藏,在這!

 

作者:中港澄清醫院 耳鼻喉科 王冠欽 醫師

 

 

meta-analysis_20170311_1279

 

 

寒菊や醴造る窓の前(かんぎくや あまざけつくる まどのさき)

 

窗前白雪皚,

屋內甘醴釀酒來,

溫暖菊花臺。

松尾芭蕉

 
 

統合分析是資源稀缺者的利器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70311_1097_FB
2017 / 3 / 17

不說了,我去寫文章了!

 

作者:馬偕醫院 神經外科 林新曜 醫師

 

 

meta-analysis_20170311_1097

 

 

結論:下次課程公布,不要猶豫,直接報名。

 

先說結論,還好當初課程一公布,晨會結束,還沒查房就先報名下去,不然一定沒機會參加到這堂無限超值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先提醒大家,下次課程一公布,不要猶豫,機會是不等人滴~

 

閱讀更多 »

00_FB_innovarad_35_meta-analysis_20170311_1347
2017 / 3 / 17

感謝新思惟的努力與創新

 

作者:匿名

 

 

01_innovarad_35_meta-analysis_20170311_1347

 

 

統合分析的眉角真不少

 

所有對 evidence-based medicine 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meta-analysis 的證據強度是位於金字塔頂端。但相對一般的 RCT 或甚至是 cohort study 來說,meta-analysis 由於不用自己辛苦的收病人,甚至還可跳過討厭的 IRB 似乎看似更容易入門?殊不知這 meta-analysis 也算是 original study 的一種,而且其中的學問還可真不少。

 

此課程延續新思惟其他小班課程一貫的規劃,從一個主題的各個層面切入,並邀請這方面最有經驗的講師授課。其中我最欣賞的,是曾醫師對於論文架構解說的那一堂課,曾醫師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將寫作此類論文的結構大綱,及各段需注意的事項清楚的點出來,其中對於過來人的角色,點出大家常卡關的一些小地方,讓人在笑鬧聲中功力大增一甲子。在曾醫師的第二堂課以論文發表的角度,與大家分析在資料蒐尋上的不同策略,也讓人耳目一新。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