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_20230513_0498
2023 / 5 / 18

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是為研究帶來希望的明燈!

 

作者:弘光 醫工系 黃彥博 助理教授

 

 

meta-analysis_20230513_0498

 

 

回顧 5 月 13 日星期六參加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我以學術界菜鳥的身分,對這堂課充滿感激之情,課程為我在統合分析領域的學習之路點亮了一盞明燈,讓我即使面對著充滿挑戰的道路,也能充滿希望。

 

課程中,我進一步了解到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研究(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RMA)的重要性,透過整理與統計相關主題的論文,統合分析能夠綜合評估研究結果,提供我們有效率的知識獲取途徑。

 

作為一名助理教授,我常常需要閱讀統合論文,也一直期許自己有能力進行並發表自己的統合研究,然而,僅僅閱讀他人的研究是不夠的,我需要向前邁出一步,從專業指導中學習,而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正是我所需要的。

 

閱讀更多 »

QA_87
2023 / 5 / 17

問:審閱者認為註冊應該到 PROSPERO,而非 INPLASY,我該怎麼回覆?

 

 

 

QA_87

 

 

問:校長好,我寫好統合分析也投稿了,審閱者提出的問題我應該也能解決,不過有一個比較麻煩,想請校長給點建議。

 

審閱者的問題是,我們 protocol 註冊的時候,為什麼使用 INPLASY,而不是 PROSPERO,提出質疑。他認為 INPLASY 不是一個 systematic review 註冊的平臺,要求我們解釋,請問我該怎麼回答呢?

 

答:(蔡依橙)

 

目前投稿統合分析,期刊社幾乎都會要求事前註冊 protocol,而註冊 protocol 常見有兩大選擇,一個是 PROSPERO,另一個是 INPLASY。

 

PROSPERO 歷史悠久,投稿也不用錢,但最麻煩的就是審查時間很久,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審好,很可能審查幾個月的期間,別人的統合就刊登了。最糟糕的是,審了好幾個月後,還很可能退稿,這會使得我們的整個發表跟寫作時程變得完全不可控。如果你時間很多,也不缺這一篇,可以慢慢給他審,那麼 PROSPERO 是可以選擇的。

 

閱讀更多 »

01_JOT_YangCY_03
2023 / 5 / 15

[快訊] 楊鎮源醫師團隊,關於髕骨上方與下方施做骨髓內釘治療脛骨下端骨折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刊登!

 

 

01_JOT_YangCY_03

 

 

文章介紹

 

脛骨下端骨折通常呈螺旋狀或粉碎狀,需要經由手術以達到適當的復位和固定,而治療選項包括:外固定、鋼板固定和骨髓內釘固定。其中,鋼板固定雖然可以比骨髓內釘達到更好的軸線控制,但即使使用了微創鋼板骨折固定(MIPO)技術,仍會有相關的軟組織併發症。相較之下,骨髓內釘固定是對軟組織的損傷最低的微創手術。

 

閱讀更多 »

QA87
2023 / 5 / 8

問:發現前人的研究有錯,應該指正嗎?

 

 

 

QA87

 

 

問:校長好,我正在寫自己的臨床研究,回顧文獻寫 discussion 的過程中,我發現前面有一篇重要的研究,作者在數據處理上應該是出錯了,導致方向相反,結論也不對。我可以寫 letter to the editor 去反應嗎?我寫作自己的文章時,可以在 discussion 說明他們的錯誤,以及我們研究對數字處理的正確性嗎?

 

問:校長好,我做統合分析時,找到一篇幾年前其他團隊做的統合,但仔細分析原始文獻,發現他們數值抄錯了,而且計算上也有很多錯誤,我這篇 updated meta-analysis 需要在 discussion 處說明之前統合的錯誤,然後提到我們這篇把錯誤都更正了嗎?

 

答:(蔡依橙)

 

這兩個同學的問題都很類似,就是在仔細處理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前人的文章有錯,而我們該怎麼反應或投書。

 

閱讀更多 »

banner
2023 / 5 / 8

2023 / 7 / 8(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3 年 7 月 8 日(六)9:00a – 4:40p

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旁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張凱閔醫師 / 蔡依橙醫師

 

 

banner

 

20230415_meta-analysis_feedback_0001

 

20230415_meta-analysis_feedback_0002

 

 

在醫院忙碌工作的人都知道,即便有研究構想,但臨床試驗需要寫 IRB,還得歷經一整年的收案才能開始寫作,有一點點費時。統合分析,不僅非常適合「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就連著作等身的專業研究者,也能透過大數據的統計方式,將過往停留在腦中的想法,快速轉換為被世界看見的研究論文。

 

為了打造一個「初學者最好吸收的課程」統合分析課程,講師們給自己兩個嚴格限制,發表 2 篇 SCI。

 

  1. 要用「上課會教到的技術去寫論文」
  2. 而且「刻意避開老師們熟悉的最專業領域」

 

不能用進階技術,也不可以在講師已經熟悉的領域,而要模擬一個 PGY、年輕住院醫師,「忙碌」、「剛開始接觸專業領域」、「什麼都要自己來」的狀態。

 

在一年內,講師們進入不熟悉的新領域,從頭認識領域現況、找到適合撰寫的主題,使用課程所教,完成分析、寫成論文,並發表於影響係數約 6 分的期刊。(細節參閱「指定論文(2023-)」頁面)。

 

講師們根據這個過程中的體會,將所有指定論文中,關於圖表、寫作、文獻評讀、投稿、回覆的各項細節,融入課程中,任何初學者可能卡關的地方,在工作坊當天都會提到,最大化教學效益。由共計超過 100 篇統合論文發表的三位講師,攜手打造的《統合分析工作坊》,讓來上課的每一個人,回家後就能開始著手自己的主題。

 

 

 

 

新思惟最著名的互動實作,也依據過往經驗重新調整內容,讓初學者能順利完成論文統計,親手畫出國際期刊審閱者都愛不釋手的高品質圖表。為了協助學員走完發表的最後一哩路,新思惟更推出每週一次的 Office Hour 課後諮詢服務,多位校友認證相當有幫助。不僅限於醫師,各行各業的校友都有發表實績!

 

 

 

最新梯次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0505_0055
2023 / 5 / 5

觀點前衛、收錄數少的文章,透過正確投稿策略也能發表!

 

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相關文章:[快訊] 邱家佑醫師團隊,以 AUC 調整萬古黴素劑量,配合 β-內醯胺類抗生素時的腎毒性之統合分析,獲 Medicina-Lithuania 刊登!

 

 

Meta-analysis_20190505_0055

 

 

這是一篇觀點很前衛,而且只收錄 4 篇文章的 meta-analysis。根據 2020 年美國感染科最新指引建議,vancomycin 的監測方式從之前的 trough based method(給 vancomycin 30 分鐘之前抽血測濃度來決定下一劑的用量),改成 AUC based method (任何時間抽血測濃度然後把數據丟到公式裡去運算來決定下一劑的用量),因為這個方法很新穎,大概 2021 年美國才陸陸續續開始被醫院們採用。

 

世界上有些國家的醫院也採用此方法,雖然這個 AUC based method 醫院需要花錢買軟體或請藥師去計算下一劑用量,但優點是減少病人抽血次數,以及減少 vancomycin 造成的腎臟傷害。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