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雄長庚 婦產部 吳承俊 研究助理
網路自學,有問題找不到人問。
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提供了超值的課程,不僅節省了學員大量的時間,還從無到有地幫助我們灌輸了最精確的寫作技巧和練習。假如你想自己在網路爬文、看 YouTube,當然也有機會寫出的文章,但會花非常多時間,而且有問題找不到人問。
學費花下去省時間,而且可以大幅降低寫作踩雷的機率,重點是有問題找得到人問,蔡校長每週都有提供 office hour,這是網路自學買不到的。
作者:高雄長庚 婦產部 吳承俊 研究助理
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提供了超值的課程,不僅節省了學員大量的時間,還從無到有地幫助我們灌輸了最精確的寫作技巧和練習。假如你想自己在網路爬文、看 YouTube,當然也有機會寫出的文章,但會花非常多時間,而且有問題找不到人問。
學費花下去省時間,而且可以大幅降低寫作踩雷的機率,重點是有問題找得到人問,蔡校長每週都有提供 office hour,這是網路自學買不到的。
作者:高雄長庚 精神科 林侑緯 醫師
在申請住院醫師時,因為嚮往的科別容額不多,面試季將近尾聲時,常常都已經可以指認出哪些總是榜上有名的優秀同儕。在空氣快要凝結的面試休息區,我常會選擇破冰以緩解緊張情緒,也鑒於對強者的好奇心,也把握機會多與總能脫穎而出的同儕聊聊。
前輩們選才的立基,當然是對科部未來發展助益高、配合度也高的能與共謀之士,各醫院也會有不同的特色與考量,然而,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重榜率最高的幾位優秀同儕,皆不約而同在申請當下已經有原始論著的發表。
冷汗直流,即便自己從實習開始一路胼手胝足,把握機會,積極爭取至今也只有寥寥數篇 case report 與 letter to editor,相較之下,履歷的文字密度更顯寂寥。但也深深感到幸運,在競爭對手是這些怪物的前提下,還願意給我機會的前輩們,你怎麼能讓自己的伯樂失望!
作者:高雄長庚 風濕過敏免疫科 何曉儒 醫師
隨著升上主治醫師,臨床經驗越來越多,也開始對專科相關的某些面向,有興趣想更深入地去做研究。
在當 fellow 時,曾有一次申請 IRB 經驗,往返回覆修改審核意見約莫花了三、四個月,實在覺得心很累,於是萌生學習統合分析的念頭。
另外在申請 IRB 時,原本就也需要對題目做過相關論文的蒐集閱讀,如果能順便寫篇 systematic review / meta-analysis 就更值了。年底時想說如果年終超過四個半月就來報名 (還好有達標,感恩體系大老闆),所以後續就報名年後第一班來進修。
作者:高雄長庚 兒童感染科 陳志和 醫師
統合分析與實證醫學文獻評讀,我曾有過一次慘痛難堪的記憶,與幾次不甚漂亮的參賽經驗,因此一直覺得統合分析跟我有段距離。
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了,心中還是想補強自己在這一塊的缺乏。對於新思惟的課程,已經觀望了好幾年,一直縈繞在心頭上,此時剛好已經完成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的訓練,稍微有點空閒時間,就忍痛地報名下去了,就當作博士班的延伸課程吧!
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的寫作,在以前的印象裡,應該是醫界前輩大老才做得來的事,一篇文章,短則二十幾頁,多達上百頁,作者欄一大串,要寫這種文章談何容易。
兩年前,一次醫學教育工作坊,一位家醫科年輕主治醫師學妹問台下的主治醫師:「大家有寫統合分析的經驗嗎?」
自己心中大驚:天呀!現在的學弟妹也太優秀了吧!自己若不精進一點,日後不久就要被學弟妹淘汰了。
作者:高雄長庚 教學部 郭連雄 醫師
其實,我覺得大學統計老師上得很好,把概念切割得很簡單,老師也隨著每屆的學生特質不同,而不斷修改教學方式。但是,學校大堂課的學習環境,每次都只教一點,不能很直觀的看清楚統計的世界,也無法瞭解,我為什麼需要學這個?
直到進入臨床,這才慢慢知道,我們要面對的是什麼狀況。有的人,是面對升等壓力而寫論文;有的人,是為了創造個人價值的跳板而寫論文;有的人,則是為了達成老闆要求。但不論如何,開始跑統計的那一刻起,就是夢魘的開始。
即使自己的訓練醫院有開統計相關課程,旁邊也有程度很好的人,但可能受時間限制,沒辦法在短短的一兩堂課,就把我們的統計記憶全部拉回來。面對將來在醫院可能遇到論文寫作的需求,毅然決然報名了新思惟的課程。不論如何,如果能學好統計方式,好好的發表論文,就算未來要到外面求職時,也有一些成績可以墊高自己。
作者:高雄長庚 胃腸肝膽科 葉文碩 醫師
其實想報名這堂課的念頭,已經在心中盤旋很久了,一方面是覺得 meta-analysis 與我遙不可及,一方面是不太常聽說自己的師長,有在寫這樣的文體,怕學習之後,沒人可以繼續指導跟詢問。
最後決定繳交新思惟金幣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看到上頭許多師長,在現階段醫療環境裡做研究,超級辛苦,在臨床如此繁忙的工作中,還要手查 data,如果有研究助理還算是可以分憂,但沒研究助理的人,真的是每天都在用熱情工作。
雖然科內很多老師都有資源提供以予做研究,但之前上過新思惟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覺得任一種題目的文章,如果想要專精,真的需要練習寫任何不同的文體。(婷編按:「對超級菜鳥來說,超級實用的課程。」是當時葉文碩醫師於課後寫下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