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基隆長庚 血液腫瘤科 張悅詩 醫師
時光飛逝,從第一次學習到再次回到課堂也匆匆數年過去,學習的心態其實也不太一樣。
作者:高雄長庚 兒童感染科 陳志和 醫師
統合分析與實證醫學文獻評讀,我曾有過一次慘痛難堪的記憶,與幾次不甚漂亮的參賽經驗,因此一直覺得統合分析跟我有段距離。
不知不覺十年過去了,心中還是想補強自己在這一塊的缺乏。對於新思惟的課程,已經觀望了好幾年,一直縈繞在心頭上,此時剛好已經完成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的訓練,稍微有點空閒時間,就忍痛地報名下去了,就當作博士班的延伸課程吧!
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的寫作,在以前的印象裡,應該是醫界前輩大老才做得來的事,一篇文章,短則二十幾頁,多達上百頁,作者欄一大串,要寫這種文章談何容易。
兩年前,一次醫學教育工作坊,一位家醫科年輕主治醫師學妹問台下的主治醫師:「大家有寫統合分析的經驗嗎?」
自己心中大驚:天呀!現在的學弟妹也太優秀了吧!自己若不精進一點,日後不久就要被學弟妹淘汰了。
在醫院面臨升等或應徵工作時,履歷上有一篇論文往往對職涯更加分;然而,對於研究新手來說,論文寫作、統計圖表、文獻評讀、投稿和回覆都是一道道的困難關卡,不知從何著手。
因應時代趨勢,新思惟團隊推出改款的《統合分析工作坊》作為解決方案,為初學者打造了全新的內容。課程涵蓋了寫作統合分析的每個細節:如何找到寫作主題、跑出實用的統計圖表、文獻搜尋及評讀、投稿和回覆等等,協助各位循序漸進掌握獨力起步的技能,回家後就能開始著手自己的主題。
「深入淺出,讓新手也有希望可以完成第一篇 meta-analysis!」
《統合分析工作坊》由具有豐富教學和寫作經驗的專業醫師授課,以產出一篇 SCI 論文為目標導向,再結合互動實作的實戰練習,比起市面上其他的論文課程更具可近性!高品質的課程不只廣獲新朋友肯定,此次大改款更有許多二次回訪的校友一致給予好評,期許自己強化統合分析的技巧,日後做學術不再受限於人,面臨升等或應徵工作也能在同儕中脫穎而出。
「讓資源及能力有限的新手 / 苦手有多一根的浮木防溺,也在互動實作中順利出圖,相當值得的課程。」
「二訪,一如往常的將繁瑣的論文寫作步驟及製圖詳細解析,讓人有一種想不會也很困難的感覺。上完課之後,發現如果能找到適合的題目,距離發表一篇統合分析就只剩下閱讀、整理跟撰寫,其他的,新思惟的講師們都教完了!」
新思惟的研究課程已協助許多校友突破寫作困境,邁入學術起飛,2022 年校友總計發表超過 1000 篇 SCI 論文!其中 meta-analysis 佔原創研究比例約 17%,正在以相當不錯的速度成長,對於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來說,是很值得把握的機會。掌握這樣的技術後,統合分析的潛在題目,就都在 PubMed 上等你來開發!
「新思惟相關課程真是苦海明燈,掌握要領後就剩制定題目需要再加強,一旦確定題目後續跑 data 出圖都輕鬆不少!」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課後卡關不用再怕無人能問,新思惟推出全新服務,每週一次蔡校長的 Office hour,提供課程校友線上諮詢,陪著學員走完成功發表的最後一哩路!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統合分析工作坊,就是專為初學者所打造的!而且目標是,讓你不止發一篇,而是擁有可以連續發很多篇論文的能力!
最特別的是,講師們為了打造一個讓初學者能實際操作、運用的課程,嚴格的限制自己,站在初學者角度,發表兩篇約 6 分的 SCI!
站在初學者角度是什麼意思?限制又有哪些?
我們模擬的,就是 PGY、年輕住院醫師,剛開始接觸專業領域,臨床工作很忙碌,但又要什麼都自己來的狀態。
2023 年 1 月 8 日(日)9:00a – 4:4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張凱閔醫師 / 曾秉濤醫師 / 蔡依橙醫師
全新教學設計、全新互動實作內容,2023 年首梯開放報名囉!
這次改款後的課程,是從根本開始全新打造的。
為了體現課程所教的技術,是初學者都能理解的方法,講師們離開了自己熟悉的次專科範圍,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從頭開始認識領域現況,並找到適合撰寫的主題,運用課程的教學內容,完成分析、寫成論文,並登在影響係數約 6 分的期刊。(細節參閱「指定論文(2023-)」頁面)
接著,根據這個過程中的各種觀察,把初學者容易卡關、可能會遇到瓶頸的部分,系統性整理成課程內容,用最方便理解的方式陳述,達成高效教學。
新思惟最著名的互動實作,一樣保留下來,並重新設計,同樣讓各位做完整篇論文的統計,畫出國際期刊與審閱者都愛不釋手的漂亮圖表。
從找題目、文獻評讀到統計製圖,從寫作、投稿到 revision,整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初學者比較困難的部分,通通都放進了這次的課程。
早上才剛安裝 CMA 試用版,就只有 10 天或 10 次的試用機會,真的能夠學會軟體操作嗎?
真的可以!
看看同學們的作品,即使打上 Evaluation copy,依然很確定是精彩的 forest plot,被 SCI 期刊接受也一點都不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