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0_innovarad_03_YMLin_MEPA_20210912_0436
2025 / 4 / 15

新思惟解決了我面對資料不知如何動筆的困擾,課後成功發表!

 

作者:佳里奇美醫院 心臟科 林裕民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林裕民醫師團隊,關於 GLP-1 受體促效劑與 SGLT2 抑制劑,在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療效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刊登!

 

 

00_innovarad_03_YMLin_MEPA_20210912_0436

 

 

新思惟的課程真的讓我在學術寫作這塊成長很多,尤其是論文結構、文獻回顧,以及回應審閱者的部分,帶給我不少實用又貼近實務的建議。

 

身為一名心臟內科醫師,平常要處理大量臨床數據。每當要把這些資料整理成論文時,總覺得很吃力,腦中想法一堆卻不知如何下手,怎麼安排內容、怎麼寫得清楚。這堂課正是釐清這種「不知道怎麼開始」的痛點,提供了一套很有系統的寫作方法。

 

 

知道歸知道,怎麼寫又是另一回事。

 

課程一開始,老師帶我們從論文的基本結構講起,包括 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 和 Discussion,我第一次覺得這些平常「覺得知道但又不太確定」的東西,原來可以這麼有邏輯。

 

閱讀更多 »

01_DRCP_HuangHK_27
2025 / 3 / 27

[快訊] 黃暉凱醫師團隊,研究 SGLT2i 與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腎結石風險之統合分析,獲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刊登。

 

 

01_DRCP_HuangHK_27

 

 

文章介紹

 

腎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會導致劇烈疼痛,甚至影響腎功能,而糖尿病患者的腎結石風險又比一般人更高。因此,黃醫師團隊希望了解新型降血糖藥物(SGLT2i),否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罹患腎結石的風險。

 

黃醫師團隊利用 TriNetX 研究資料庫,篩選出 2015 年至 2023 年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且開始使用 SGLT2i 的成年病人,並將他們與使用其他糖尿病藥物(DPP-4 抑制劑與 GLP-1 受體促效劑)的患者進行比較。研究涵蓋約 50 萬名患者,並進行長達五年的追蹤,以評估新診斷出的腎結石發生率。

 

結果發現,與 DPP4 抑制劑使用者相比,服用 SGLT2i 的病人,罹患腎結石的風險降低了14%;與 GLP-1 受體促效劑使用者相比,風險則降低了10%。

 

統合分析的結果,也支持 SGLT2i 能降低腎結石風險的結論,顯示 SGLT2i 可能不僅能幫助控制血糖,還能減少腎結石的發生。

 

黃醫師團隊認為,這項研究的發現,對於需要選擇糖尿病治療藥物的醫師與患者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參考資訊。SGLT2i 或許能在控制血糖的同時,額外降低腎結石風險,提供雙重好處。

 

不過,研究仍有其限制,例如無法確保所有患者都確實按時服藥,且仍需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來確認其機制與長期影響。未來若能有更多針對腎結石預防的研究,將有助於醫療決策與患者健康管理。

 

 

恭喜黃醫師!

 

收集到的資料很多,「我要寫成一篇超大的論文,還是我要切一小段切一小段?」這是很多研究者,在漫長的研究人生中,總會遇到的困擾。怎麼讓文章呈現的相對精彩,點擊連結看看講師怎麼說!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WHTsai_Meta-analysis_20250309_0519
2025 / 3 / 13

統合分析很難?別自己嚇自己了!

 

作者:輔大醫院 風濕免疫科 蔡万濠 醫師

 

 

01_innovarad_WHTsai_Meta-analysis_20250309_0519

 

 

這堂統合分析工作坊,對我來說不只是學習一項研究技能,更像是一場心理上的轉變。

 

作為一位年輕的風濕科主治醫師,近期為了撰寫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的論文,感到壓力沉重。當看到新思惟國際舉辦這場論文工作坊時,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情報名,希望能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關鍵。

 

如今課程結束,回顧這一天的學習,不僅獲得了許多實用的技能,也讓我對統合分析的撰寫與應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統合分析真的有這麼難嗎?

 

其實在來上課之前,我一直覺得統合分析是個高門檻的領域,像是只有統計專家或流行病學者才能掌握的技術,跟我這種臨床醫師好像有點距離。尤其看到論文裡的森林圖(Forest Plot)、漏斗圖(Funnel Plot)這些專業圖表,總覺得這應該是很難學的東西。

 

結果這堂課的講師用很簡單的方式,拆解了整個統合分析的流程,讓我發現其實它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只要理解核心概念,搭配適合的工具,臨床醫師也可以做出漂亮又有說服力的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CRLian_Meta-analysis_20250309_0336
2025 / 3 / 13

還在猶豫報名費?趁早進入教育領域的統合分析拓荒吧!

 

作者:國立清華大學 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練千睿 研究生

 

 

01_innovarad_CRLian_Meta-analysis_20250309_0336

 

 

確立研究方向,快速聚焦核心文獻。

 

在學術研究的起點,選題策略至關重要。透過講師的分享,瞭解到選擇適當的研究方向,不僅能提升研究的可行性,也能增強論文發表的影響力。因此,只要能快速聚焦於熱門領域,不但能快速蒐集到需要的文獻數量,加速研究的產出。

 

課堂上,講師也仔細分享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 SR),統合分析(Meta-Analysis)以及 Update Meta-analysis 三大類別的研究方向選擇,只要能掌握策略,不僅能夠確立研究方向,避免猶豫不決,也能夠有效提升學術影響力。

 

而講師也分享到,很多時候,研究領域並沒辦法與自身背景完全契合,可以善用有效的文獻搜尋與整理策略,便能迅速掌握核心內容,縮短適應時間。如此一來,不僅能提升搜尋效率,確保研究基礎紮實,也能加速論文產出,進一步鞏固學術專業地位。

 

閱讀更多 »

01_JAHA_ChenJY_12
2025 / 3 / 11

[快訊] 陳鋭溢醫師團隊,針對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比較腎上腺切除術與藥物治療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刊登!

 

 

01_JAHA_ChenJY_12

 

 

文章介紹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PA)」源於腎上腺皮質分泌過多的醛固酮,不僅讓血壓升高,還可能導致血鉀過低、影響心血管健康。過去的研究已發現,PA 患者罹患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的風險遠高於一般高血壓患者,但目前仍有許多未確診的個案,導致患者錯失適當的治療時機。

 

為了探討 PA 患者接受不同治療方式後,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率是否有差異,陳鋭溢醫師團隊彙整了全球 20 項研究,分析 16,927 名 PA 患者的健康狀況;這其中 5,939 人做了腎上腺切除手術,10,474 人接受礦物皮質素受體拮抗劑(MRA)的藥物治療。研究團隊希望找出哪種治療方式對於降低心血管風險更有效,並進一步探討年齡、糖尿病病史及「腎素活性(PRA)」是否會影響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接受治療的 PA 患者心血管風險仍然比一般高血壓患者高,但是,治療方式有顯著影響;接受腎上腺切除手術的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每 100 人年 2.00 次,而使用 MRA 藥物治療的患者則是 3.30 次。此外,年齡較大(p < 0.001)及患有糖尿病(p = 0.001)的患者,心血管風險更高,需要特別關注;而治療後 PRA 維持在 1.0 至 2.0 ng/mL/hr 的患者,心血管風險最低。

 

研究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證實手術比藥物治療更有效降低 PA 患者的心血管風險,也發現 PRA 可作為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讓醫師能精確地監測病情,進一步調整治療策略。

 

 

恭喜陳醫師!

 

為什麼在進行統合分析時,通常建議至少收集五篇以上的文獻?是否是因為較少的文獻數量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檢力來驗證研究假設,進而影響結果的穩定性?來聽聽張凱閔醫師的建議!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

01_EHJ_LinYM_02
2025 / 3 / 11

[快訊] 林裕民醫師團隊,關於 GLP-1 受體促效劑與 SGLT2 抑制劑,在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療效比較之統合分析,獲 European Heart Journal-Cardiovascular Pharmacotherapy 刊登!

 

 

01_EHJ_LinYM_02

 

 

文章介紹

 

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像是心肌梗塞、中風等,不僅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還可能危及生命。更棘手的是,這類疾病經常與糖尿病、腎臟病或心臟衰竭(HF)同時發生,讓治療變得複雜。

 

近年來,醫學界發現兩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GLP-1 受體促效劑(GLP-1 RAs)和 SGLT2 抑制劑(SGLT2is),除了降血糖,還可能幫助降低心血管風險。

 

為了確認這兩種藥物應用於不同族群的 ASCVD 患者是否有效,林裕民醫師團隊展開了一項大型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納入 26 項隨機對照試驗,共 151,789 名患者,來評估 GLP-1 Ras 和 SGLT2is 對 ASCVD 患者的影響。

 

研究關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含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塞與非致命性中風,還特別分析這兩類藥物對不同族群的療效。研究結果顯示 GLP-1 Ras 和 SGLT2is 都能有效降低 ASCVD 患者的 MACE 發生率,而且細分不同族群,效果有所不同:GLP-1 Ras 在周邊動脈疾病患者、曾發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中,效果較明顯;SGLT2is 對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更具優勢;兩種藥物對於合併心衰竭的患者,皆有顯著的保護效果。

 

這項研究證實 GLP-1 Ras 與 SGLT2is 的療效與優勢,讓臨床醫師在治療時,能根據病患的共病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藥物,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恭喜林裕民醫師!

 

想要快速發表論文?選擇審稿快的期刊是關鍵!不同期刊的審稿速度差異大,有些期刊需要數個月甚至更久,有些期刊則能在短短幾天內給出回饋。想找到審稿速度快、具影響力的期刊嗎?來聽聽講師的建議!

 

 

 

 

論文寫作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