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Meta-analysis

01_JRM_LinTY_03
2023 / 8 / 25

[快訊] 林庭伃醫師團隊,關於中風後患者的肩部超音波影像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刊登!

 

 

01_JRM_LinTY_03

 

 

文章介紹

 

中風後肩痛對於中風倖存者來說是一個嚴重的挑戰。林庭伃醫師團隊想要探討透過超音波檢查中風後肩部結構變化的相關資訊。

 

團隊檢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linicalTrials.gov,截至 2022 年 12 月 7 日,尋找中風患者肩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的研究,最後總共納入了 23 個臨床研究。

 

半癱肢肩部最常見的病變有肱二頭肌長頭腱(41.4%),其次是冠狀下肌腱(33.2%)、肩甲下滑囊(29.3%)、肩鎖關節(15.0%)和肩胛下肌腱(9.2%)。常見的病理發現包括肱二頭肌周圍滲液(39.2%)、肱二頭肌肌腱病變(35.5%)、冠狀下滑囊炎(29.3%)和冠狀下肌腱病變(24.6%)。肱二頭肌長頭腱和冠狀下肌腱的異常在半癱肢(對照側)的肩部中可明顯觀察到。在運動功能和肩部病變之間未觀察到相關性。

 

這項統合分析研究證實超音波檢查,能讓臨床醫師識別中風後常見的肩部病理。未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探討這些變化與中風患者臨床之間的關聯性。

 

 

恭喜林醫師!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HHChang_Meta-analysis_20230820_1040
2023 / 8 / 24

課後立刻解決兩個關鍵:找到合作夥伴、使用 Office Hour 處理論文難題!

 

作者:台南市立醫院(委託秀傳醫療社團法人經營) 心臟內科 張洵浩 醫師

 

 

01_innovarad_HHChang_Meta-analysis_20230820_1040

 

 

50 歲重返學習的旅程

 

首先,先感謝蔡依橙校長創立新思惟國際,讓我有機會可以更深一層的了解統合分析(meta-analysis)。老實說,報名之前是很猶豫不決的。除了價錢考量之外,另一個是我的年紀,已經五十多歲了,還需要花一天假日,從台南到台北上這堂課嗎?

 

不過,最後還是下定決心報名,也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到台北上課。上課地點交通很方便,而且環境也很舒適。一到上課現場,我已經很放心了,因為每位老師和工作人員,都很親切地幫忙準備上課所需要的軟硬體。

 

閱讀更多 »

00
2023 / 8 / 21

2023 / 8 / 20(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陳怡儒醫師、陳介夫醫師

 

 

00

 

 

這次的同學組成非常有意思,雖然大家都是初學者,但很明顯都多少做了一些基本功課,所以在聽課之後與互動實作時,所問出來的問題,都像是「真心想要往這個領域嘗試但遇到卡關」的朋友所提出的真實困境。

 

這樣的狀況是最理想的,因為開始讀了幾篇文章,發現許多不理解之處,來上課的時候,更能夠感受我們為初學者所設計的課程內容還有實作內容,是真正對大家有幫助的。

 

早上才剛安裝試用版軟體,甚至連介面都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使用,經過一個中午,卻可以畫出 SCI 等級的圖表,而且不是一張,而是全套。那種對自己開始有信心而且知道自己獲得了重要能力的感覺,是非常好的。

 

同學在上課完成了第一次的統計製圖,能有圖片出來都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接下來回家會練習五次,讓這整個流程更順,也能夠更瞻前顧後,把所有細節處理好。我們以下提供一些所觀察到的細節與建議,協助各位在練習的時候,能往完美製圖邁進,下次處理自己的稿件,就能做到讓審閱者沒得嫌!

 

閱讀更多 »

2023 / 8 / 14

2023 / 10 / 14(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3 年 10 月 14 日(六)9:00a – 4:40p

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旁 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

張凱閔醫師 / 蔡依橙醫師

 

 

banner

 

 

為了體現課程所教的技術,是初學者都能理解的方法,講師們離開了自己熟悉的次專科範圍,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從頭開始認識領域現況,並找到適合撰寫的主題,運用課程的教學內容,完成分析、寫成論文,並登在影響係數約 6 分的期刊。(細節參閱「指定論文(2023-)」頁面)

 

接著,根據這個過程中的各種觀察,把初學者容易卡關、可能會遇到瓶頸的部分,系統性整理成課程內容,用最方便理解的方式陳述,達成高效教學。

 

新思惟最著名的互動實作,一樣保留下來,並重新設計,同樣讓各位做完整篇論文的統計,畫出國際期刊與審閱者都愛不釋手的漂亮圖表。

 

從找題目、文獻評讀到統計製圖,從寫作、投稿到 revision,整個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對初學者比較困難的部分,通通都放進了這次的課程。

 

在實際寫作的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對資深研究者來說不是問題的問題,在這種狀況下,如果有 Office Hour 線上諮詢服務,能夠私底下讓人問,既不會有公開的尷尬,也不會因為卡關的關係延宕甚久,甚至就此放棄。我們的課程,搭配每週一次的 Office hour 是很好的起步組合包,歡迎參考!

 

 

 

 

 

立即報名 10/14(六)

閱讀更多 »

01_WN_PanTY_01
2023 / 7 / 28

[快訊] 潘道愔秘書團隊,關於骨穩對骨質疏鬆患者脊椎融合手術效果之統合分析,獲 World Neurosurgery 刊登!

 

 

01_WN_PanTY_01

 

 

文章介紹

 

潘道愔秘書團隊透過統合分析,希望了解骨穩(Teriparatide)在脊椎融合手術後,對影像和功能的改善效果。

 

潘秘書團隊先以系統性回顧評估骨穩在治療骨質疏鬆症脊椎融合手術中的功效。再透過統合分析評估影像學結果(融合率、螺釘鬆動、椎體骨折),以及用 HU 值衡量的骨密度(BMD)變化。功能結果使用歐氏失能量表(ODI)評估。

 

研究納入了 868 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腰段內固定融合手術,並分為兩組:骨穩治療組和對照組。結果顯示在影像學方面有顯著差異;融合率、螺釘鬆動、BMD 也有顯著差異,但椎體骨折則無顯著差異。在功能方面,兩組治療中的 ODI 評分沒有顯著差異。

 

透過統合分析確認,骨穩組在影像學方面顯著優於對照組,特別是在融合率、螺釘鬆動和 BMD 等方面。在脊椎融合手術中使用骨穩能減少術後併發症,並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恭喜潘秘書!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21113_0512
2023 / 7 / 17

新手如我,課後半年,發表第一篇統合分析。

 

作者:澄清醫院 核醫科 黃政凱 放射師

相關文章:[快訊] 黃政凱放射師團隊,關於在正子電腦斷層掃瞄,使用肝素抑制心肌生理性 FDG 攝取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Nuclear Cardiology 刊登!

 

 

meta-analysis_20221113_0512

 

 

從自己發表的論文,意外發掘統合分析的題目。

 

去年六月完成醫教部研究計畫,稿件投出後四個月,得到雜誌告知的好消息。

 

為這一篇研究尋找文獻時,一直有相關題目很吸引我。雖然這個題目並非當時研究主要探討的重心,但一直放在心中,也都保留著文獻搜尋資料。心中一直有一個想法,應該再做一個大型的研究,或將這些不同研究再整合分析一次,透過增加研究數目,得到的結果更可靠。

 

上統合分析這堂課之前,有聽過網路上介紹統合分析的基礎,大致上可得到一個信賴的結果。這個研究方法,目前已經廣為應用在各領域。(事後才想起,蔡校長有提過這點,在寫論文時可以同時準備統合分析的材料。)

 

對於這次統合分析的題目,有一些 RCT 論文,結果不太一致:某些作者態度較積極,建議要使用;另外一些作者考慮到使用風險,態度較保守。這點,最新的 guideline 寫得不明確,而將兩派說法同時說明。這時,我想也許可嘗試做統合分析。(當然每個論文所使用的方法不一樣,異質性會高,這又是上課後才知道的。)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