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

01_AJP_HsuCW_25
2025 / 7 / 3

[快訊] 許智維醫師團隊,關於 lumateperone 在思覺失調症治療中的劑量反應關係之統合分析,獲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刊登!

 

 

01_AJP_HsuCW_25

 

 

文章介紹

 

近年一種叫做 lumateperone 的新藥被用來治療思覺失調症,但臨床上一直不太確定到底要用多少劑量才最合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許智維醫師團隊進行了一項系統性的分析研究。

 

團隊從各大醫學資料庫中,包括 PubMed、EMBASE、Cochrane 等,蒐集了從資料庫建立到 2025 年 1 月 20 日為止的所有相關研究。他們只選擇有對照組、經過同儕審查、且專門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最後找到了兩個符合條件的研究,總共包含 688 位患者。

 

研究結果顯示,當患者服用 lumateperone 42 mg 時,在多項重要的評估指標上都有顯著的改善。首先,在「陽性與陰性症狀量表」(PANSS)的總分上,服藥組比安慰劑組平均改善了 0.29 個標準差。更具體來說,患者的陽性症狀(像是幻覺、妄想等)改善了 0.41 個標準差。

 

另外,研究也發現 42 mg 劑量的治療反應率提升了 52%,有效治療的病人比例明顯增加。就連比較難治療的陰性症狀(像是情感淡漠、社交退縮等),雖然改善程度較小,但仍有 0.17 個標準差的進步。

 

不過,當劑量提高到超過 42 mg (最高到 63 mg)時,雖然治療效果沒有明顯增加,副作用卻開始變多了。患者比較容易出現口乾、口渴、噁心、想吐、嗜睡和頭暈等不舒服的症狀。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劑量高低,這個藥物都不會增加患者因為受不了而停藥的機率,也不會造成頭痛或是錐體外症候群(一種常見的精神科藥物副作用)。

 

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來說,lumateperone 42 mg 似乎是最理想的劑量,既能有效改善症狀,副作用又相對較少,是效果和安全性之間最好的平衡點。不過由於符合條件的研究數量還不多,未來仍需要更多的臨床試驗來進一步確認這個結論。

 

 

恭喜許醫師!

 

新增 subgroup 分析與找到遺漏資料,有機會發表 updated meta-analysis 嗎?來看看講師的建議

 

閱讀更多 »

officehour_141_01
2025 / 6 / 24

選對時間點,讓統合分析更有說服力!

 

 

officehour_141_01

 

 

問:做統合分析收集 trials 時,發現不同的 trials 收集 outcome 的時間五花八門,有的收介入完的 0、1、2、3 個月,有的收介入完的 0、3、6、12 個月。請問我該收哪一個?

 

答:(蔡依橙)

 

通常都是收介入後那次,也就是你說的時間點 0 個月。

 

其實同學這樣整理一下,就會發現他們的共同點正是「介入完的那個時間」,這個時間點是最多研究會有的。沒有靈感的時候,像這樣整理一下資料,跳開來用更大的視野去觀察,就會發現新的線索。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YCChang_Meta-analysis_20250608_0027
2025 / 6 / 12

統合分析初體驗:從「看圖會怕」到「親手做出圖」的 Amazing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護理系 張佑嘉 助理教授

 

 

01_innovarad_YCChang_Meta-analysis_20250608_0027

 

 

圖表密密麻麻,讓我曾一度卻步。

 

還記得在攻讀博士班的那段日子,對於「統合分析(Meta-analysis)」這個詞,我的心情總是糾結又矛盾。

 

一方面被它的力量深深吸引,因為能夠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數據,運用嚴謹的方法彙整出極具說服力的結論;但另一方面,當我翻開相關文獻時,那一張張密密麻麻的圖表、林林總總的統計術語,卻讓我忍不住心頭驚驚,彷彿踏入了一座高牆環繞的知識禁地。

 

什麼森林圖(Forest Plot)、漏斗圖(Funnel Plot)、異質性檢定……對我來說都像是高深的黑魔法,讓人又敬又怕。

 

閱讀更多 »

00_Meta-analysis_20250608_0514
2025 / 6 / 12

2025 / 6 / 8(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Meta-analysis_20250608_0514

 

 

今天上了一整天精彩的課程,與紮實的軟體操作,看到自己也能產出和 paper 上一模一樣的 forest plot 時,心中大喊 amazing!

 

對統合分析完全一竅不通的菜鳥,收穫滿滿,學到蠻多技巧。

 

對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而言,meta-analysis 是研究起步的好領域,不需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工作,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道時的選擇。新手無資源起步,學會統合和網絡統合最快!

 

《統合分析工作坊》從新手角度出發,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一年發表三篇,打造自己的學術產線

 

如果你的研究是教育領域,或是屬於很難找到對照組的領域,但有盛行率的資料,也可以寫出統合分析論文喔!

 

 

這幾年,課後成功發表的學員,包含了醫學生中醫師藥師護理師放射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除了課程本身的用心規劃,新思惟更打造了論述基礎,課後能透過線上 Office Hour 獲得幫助,解決投稿與 reviewer 應對等疑難雜症。在長遠的學術路上,協助各位培養出可複製的成功發表模式,讓研究之路行之更快、更久,讓寫統合不再是難事。

 

 

對網絡統合分析、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可以幫助你!

 

 

課後卡關不用再怕無人能問,新思惟推出每週一次蔡校長的 Office hour,提供課程校友線上諮詢,陪著學員走完成功發表的最後一哩路!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閱讀更多 »

00_FB_20250608_meta-analysis_radar
2025 / 6 / 9

2025 / 6 / 8(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50608_meta-analysis_radar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課程滿意度分數皆獲得 4.86 分以上,謝謝大家給予肯定與建議。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除了統合分析,想要無資源起步,現在又多一個選擇囉!網絡統合分析,讓你工具更多、產線更多。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課程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00
2025 / 6 / 9

2025 / 6 / 8(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張佑嘉老師、林煜程醫師

 

 

00

 

 

才剛安裝好軟體,許多同學就能在優質的引導與規劃,加上老師的協助下,完成一整套符合 SCI 期刊發表標準的圖表,實在令人開心

 

不少同學也在課後回饋,或是匿名手寫分享中,表達了他們的感謝與收穫。我們能夠規劃出這樣的課程,讓有心想學的同學順利起步,真的是我們的莫大榮幸。

 

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可以再優化的小細節建議,以及欣賞兩位得獎同學的精彩作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