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中榮總 護理部 張心恬 腫瘤個管護理師
擔任腫瘤個案管理師已經有 10 多年的經驗,除了臨床工作外,常常也需要閱讀期刊。雖然對於研究發表算是有些入門的經驗,也持續都有海報的發表和研究計畫申請,但對我來說統合分析一直是個艱深的領域。
作者:台中榮總 護理部 張心恬 腫瘤個管護理師
擔任腫瘤個案管理師已經有 10 多年的經驗,除了臨床工作外,常常也需要閱讀期刊。雖然對於研究發表算是有些入門的經驗,也持續都有海報的發表和研究計畫申請,但對我來說統合分析一直是個艱深的領域。
感謝各位給籌備團隊的匿名回饋,課程滿意度分數皆獲得 4.65 分以上,謝謝大家給予肯定與建議。
根據統計,本次學員組成如下:
感謝大家課後的匿名手寫回饋,內容非常精彩,包括對課程的評價以及學會使用軟體時的心情,顯示不管是研究初心者或是資深研究者,都能在工作坊中有豐富的收穫,很榮幸新思惟的課程能給您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啟發!
除了統合分析,想要無資源起步,現在又多一個選擇囉!網絡統合分析,讓你工具更多、產線更多。
對於內科系研究、外科系研究、個案報告等文體,以及想要走向國際有興趣的,我們也有相對應的課程。主題不同,內容一樣豐富優質,一樣都有大量校友產出成績。
覺得新思惟課程,都特別好吸收,為什麼簡報跟演講可以做到這樣呢?關於簡報設計,歡迎參考我們的兩種簡報工作坊。
自己的臨床做得很好,研究也發展不錯,但網路上的存在感卻形同透明?期待在這個時代生存得更好,讓自己的專業和成績被看見,網路個人品牌課程可以幫助你!
所有工作坊,都有售後服務喔!詳細辦法,請參考 Office Hour 頁面說明。
作者:朱謹伶 特教博士 / 護理師 / 諮商心理師
先前上了新思惟的《網路統合分析工作坊》,真心覺得相見恨晚,一百個懊悔怎麼不早點來上課!心想著:如果台中還有開其他課,那麼一定要來上課。就這樣,老天聽到我的祈禱,看到台中班有開統合課程,立刻手刀刷下信用卡分期報名。
當然,這個決定讓身邊的同學頗吃驚,同學問:「你已經有發表過統合分析的文章,對統合分析不能算是小白,怎麼會想再報名學習統合課程呢?況且新思惟的學費可以繳博班一整年的學雜費加學分費!」
我看完訊息後,在 LINE 上面堅定的敲出:「因為我想要知道統合分析的寫作 SOP、關鍵技巧和行規默契。投稿已經很難,過程就不要為難自己,鬼打牆真的非常非常可怕。我覺得,我還為難荷包可能比較有助身心健康。」
畢竟,當寫論文注定成為歲月中的一部分,如何讓彼此可以和諧相處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總不能為了寫 SCI 讓自己變成白髮魔女啊。
作者:電子業 林蘭桂 護理師
這次參加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真的是全程令人振奮的學習旅程。這一天,不只打開了我對統合分析研究的大門,更讓我對論文寫作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且上課地點就在台中高鐵站旁,交通相當便利,讓大家能夠輕鬆抵達,不必為了趕課而舟車勞頓。
上課前我還有點忐忑,畢竟統合分析對我來說還是個陌生的領域。然而新思惟的課程設計非常貼心,完全考慮到初學者的需求,從課前問答開始,講師會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一一回答,心中的諸多疑惑從此時開始逐漸得到解惑,也讓我們能夠帶著明確的目標進入課程。
課程內容涵蓋了統合分析的全過程,從選題、文獻搜索、數據提取到統計分析、圖表製作,再到論文寫作和投稿,每個環節都有詳細的講解和實踐。當我理解課程設計的這些內容時,心中忍不住感嘆這也太全面了吧!
新思惟確實很擅長將複雜的概念,轉化為易於理解的內容,工作坊的講師陣容相當強大,張凱閔醫師和蔡依橙醫師都是統合分析領域的專家,他們分享了自己的研究經驗,並針對初學者可能遇到的困難提供了寶貴建議,讓我感覺自己也能做到。
作者:臺中榮總 護理部 陳嬿如 副護理長
身為一名年資 17 年的資深護理師,並擔任副護理長職務,我一直抱持著對專業的熱情,努力提升臨床護理的品質。參加《統合分析工作坊》的這一天,是個既挑戰又充滿收穫的經歷。
「這些新知識對我的職涯真的有幫助嗎?」課前我還帶著一絲懷疑,而到了上課當天,每個概念都像是開啟了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我開始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臨床研究,什麼是實證護理?對我來說,這不再只是一連串的教科書知識,而是實際應用的力量。
統合分析,聽起來是一項艱澀的研究方法,但兩位老師的上課功力很強,能把複雜的知識用簡單的比喻說清楚。我了解到統合分析就是用科學的方式把諸多研究結果整合起來,找出最可靠的結論。
在凱閔醫師的課程中提到,要從現有的文獻去尋找適合寫作的主題,連找題目過程的技巧跟想法都直接分享,協助初學者的我們迅速進入狀況,也學會如何找到適合主題並連續發表的技巧,真的很厲害!
作者:台大醫院 護理部 朱梅綾 護理師
參加新思惟《統合分析工作坊》,才瞭解如何撰寫文章的技巧,蔡校長用最簡單的話語講解如何搜尋文獻、整理文章,也讓我們有兩小時多的時間操作 CMA 軟體分析,實際學會如何畫森林圖及漏斗圖,親手完成了發表在 IF 約 6 分期刊上的統合分析圖表。
這堂課最大的特色,就是專為初學者量身設計。原本課前擔心自己對統合分析的研究經驗不足,但實際上課後發現課程內容清晰易懂,即使是新手也能夠輕鬆跟上,真的是省下不少試誤的時間。
統合分析有免收案、免 IRB 的優勢,只要搜尋文獻就能寫!這對於許多時間有限的醫療人員或研究者來說,無疑大大縮短了研究的流程,日後想將自己的想法化為實際成果來發表,登上 SCI 並非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