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analysis_20240615_0579
2024 / 6 / 21

那些學術界不會公開的秘密,新思惟偷偷跟你說。

 

作者:台中榮總 大腸直腸外科 林志安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615_0579

 

 

新思惟的課程,從 PGY 時期就經常在同事、周遭朋友中口耳相傳著,社群媒體上也不時看到。埋頭於繁忙的臨床工作裡,便逐漸忘了有這麼一門課。升上主治醫師之後,在醫學中心面臨論文及升等的壓力,無意間看到難得在台中開班授課,於是鼓起勇氣報名!

 

 

老師帶著寫過一篇統合論文,自己卻還是懵懵懂懂。

 

住院醫師時期,在醫院老師的帶領之下發表過一篇 meta-analysis。從文獻搜尋到評讀,老師提供很多資料供我閱讀,花費了不少時間,後續的統計和投稿問題,雖然老師人很好,幫我完成部份的工作。最後文章成功刊登,十分感謝老師,但總覺得不踏實,心想有朝一日我也是要自己獨力完成的吧,不能總一輩子麻煩人家或賴著老師,成為我這次報名的最大契機。

 

在一開始報名時大家的疑問,行前便提供了詳細的 QA 文件為我們解惑,搭配課前閱讀的資料,就能看出課程團隊的用心。上課當天,蔡校長先揭示了圖表重要性,用簡單的語言,把 PRISMA、Forest plot 到 funnel plot 的概念講得很清楚,除此之外,也說明了圖表排列順序的重要性,就像打牌 combo 一樣需要技巧。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615_1095
2024 / 6 / 21

時間和資源有限,我需要一個高效率的實用課程。

 

作者:公務員研究生

 

 

meta-analysis_20240615_1095

 

 

幾年前就在 FB 上看過新思惟國際的課程,雖然當時沒有來上課,但對於主打教學設計深入淺出,並且能夠對發表有實際幫助印象深刻。

 

之後回到母校陽明大學就讀在職博班,白天工作,晚上和假日才有時間讀書及做研究,在職進修不僅時間和資源十分有限,體力和心力也是一大挑戰,在各方面都被壓縮的情況下,期望能找到一個有效率的指導,得到醍醐灌頂般的教學,相信對我會相當有幫助。

 

 

雖然上課花錢花心力,但一切都很值得!

 

在職研究生時間資源有限,除了指導教授指派的第一題目以外,我打算以實證醫學做為我的第二個題目。雖然之前碩班曾經學過,但時間太久已逐漸陌生了,加上當年學校教育的目標也並非以發表為導向──需要有效率的學習幫助我熟悉,是當務之急。

 

因為畢業發表的需要,我報名上了這堂課,加上課程費用不便宜,還要離開南部到外縣巿上課,課前其實也有不少猶豫,但在辛苦聽完一天的課程後,也依照說明仔細的講義操作軟體,做出過去做夢都沒想過的精美圖表,收穫滿滿!加上老師還有安排線上 QA 的輔導機制,讓我們在課程結束後仍有發問求教的機會,真的很值得。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615_1095
2024 / 6 / 21

老師就像導遊帶團,告訴我們最省時又有效的方法!

 

作者:新竹馬偕 骨科 黃俊傑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615_1095

 

 

衷心感謝蔡校長和新思惟國際團隊,用心安排深入淺出的《統合分析工作坊》。從上課教室的選址,到課前的溝通與安排,所有細節都經過精心策劃,讓我們這些剛起步的學員能迅速掌握概況,以最快的速度獲得知識與成就感。

 

課程不僅幫助我們克服長久以來的統計心魔,更清除了新手起步路上的所有障礙,包括硬體和軟體環境等各種設定問題。這樣一來,我們便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減少認知過載,釋放思想頻寬,專注於研究主題之上。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615_1138
2024 / 6 / 21

決定待在醫學中心,就必須面臨學術研究的壓力……

 

作者:台中榮總 麻醉部 洪怡安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615_1138

 

 

在臨床從業過程中,除了掌握豐富的臨床知識,研究技能的培養和應用也是職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當我決定留在醫學中心這樣的大型醫療機構後,學術研究成為了我的挑戰和障礙。

 

 

做研究曾讓我想放棄,於是我決定來上新思惟。

 

一直以來,在研究領域的不安和迷惘常讓我感到無所適從,從最初的前瞻性研究,到處理 IRB 審查與病例收集,每一步都是艱辛的努力,尤其在數據統計和結果分析的過程中,常讓我感到挫折無助,甚至多次想要放棄。

 

然而,在 PGY 時期的導師悉心引導下,我踏進 meta-analysis 的領域,這個新的研究方法讓我看到了希望和可能性。有導師的大力支持,我完成了我的第一篇 meta-analysis,這不只為我在專科醫師考試中成功打下了基礎,也使我得以順利晉升主治醫師。

 

導師向我推薦了新思惟的相關課程,工作坊旨在深入且有效地傳授寫研究和做統計的基本技能,協助學員能夠快速而有效地學習。因此,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勇敢地報名新思惟的 meta-analysis 工作坊。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40615_0309
2024 / 6 / 21

越早來學越好,研究初學者必須知道的重點!

 

作者:台中榮民總醫院 核醫科 蔡昭瑋 醫師

 

 

meta-analysis_20240615_0309

 

 

進入住院醫師訓練之後,我開始感受到來自院方對撰寫論文的要求與壓力。原本並沒有打算認真準備這件事,認為只要把臨床工作做好就已足夠。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逐漸意識到,如果想要在職涯中升任主治醫師,甚至是晉升教職,撰寫論文並在學術界有所建樹是無法迴避的挑戰。

 

對於我們這些剛進入專業領域的菜鳥住院醫師來說,面對論文的要求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不僅在專業知識和研究經驗方面都相對不足,加上手邊的資源有限,導致論文產出變得困難重重,這樣的困境使我感到些許焦慮和無助。

 

幸運的是,一位同事向我推薦了蔡校長,以及新思惟的工作坊。其實我早就耳聞這系列的課程,也知道蔡校長在這方面的盛名,由於過去一直沒有什麼緊張感和想做研究的想法,從大學時期就把參與新思惟課程的這個念頭拋諸腦後。隨著職涯的進展,我逐漸理解到研究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這才促使我下定決心報名參加《統合分析工作坊》。

 

閱讀更多 »

01_LIO_TsaiTY_07
2024 / 6 / 20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針對 pN1 口腔癌患者,比較術後放射治療與單純手術治療之統合分析,獲 Laryngoscope Investigative Otolaryngology 刊登!

 

 

01_LIO_TsaiTY_07

 

 

文章介紹

 

頸部淋巴結轉移是口腔鱗狀細胞癌(OSCC)患者常見且具預後影響的重要特徵。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建議,對於有淋巴結外擴展、多個淋巴結轉移或對側淋巴結受累的口腔癌患者,術後放射治療(PORT)已證實能提高治療效果。然而,對於單個病理性陽性且直徑不超過 3 cm 的同側淋巴結(pN1)且無淋巴結外擴展(ENE)的口腔癌患者,是否需要進行 PORT 仍存有爭議。

 

為了評估 PORT 對 pN1 口腔癌患者的影響,蔡宗佑醫師團隊進行系統性回顧和統合分析,在資料庫搜尋截至 2023 年 1 月的相關文獻,最終納入 2005 年至 2022 年間發表的 10 篇研究,總計 2888 名患者。

 

研究結果顯示,對於沒有淋巴結外擴展的 pN1 口腔癌患者,術後放射治療能顯著提高他們的整體生存率,死亡風險降低了 24%;對於沒有淋巴結外擴展但手術後切緣仍有癌細胞的 pN1 患者,PORT 不僅提升整體生存率,還讓復發風險減少 65%;對於那些既沒有 ENE、切緣陽性、神經周圍浸潤或淋巴血管浸潤的 pN1 患者,PORT 與僅觀察組在 5 年生存率和 5 年無病生存率上沒有顯著差異。

 

這篇文章揭示了 PORT 對某些特定類型的 pN1 口腔癌患者有明顯益處,但對於其他情況的患者,效果則不明顯,這些發現也有助於臨床醫師根據患者的情況做出治療策略。

 

 

恭喜蔡醫師!

 

當審閱者意見互相衝突時,如何回應才能同時尊重不同觀點並有效改進稿件呢?是否有具體策略可以平衡這些意見,並在回覆中清晰地闡述您的決策過程和修改理由?來聽聽吳昭慶醫師的建議!

 

 

 

 

臨床研究 / 統合分析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