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新思惟

01_innovarad_JCLin_Meta-analysis_20200705_0414
2020 / 7 / 9

找專業的新思惟,解決之前所有卡關問題。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 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 林仁欽 博士生 / 藥師

 

 

01_innovarad_JCLin_Meta-analysis_20200705_0414

 

 

沒時間做基礎研究, meta-analysis 發論文的捷徑!

 

兩年半前在某研討會上,認識在母校擔任助理教授的學弟,本想是去交流一些產學合作,沒想到後來一句,學長,你要不要來申請博士班看看?就這樣從準備國外成績單、推薦函、面試等,最後竟然真的進入博士班就讀,真不知道這決定到底是正確與否。

 

距離學生生活已經太遙遠了,由於工作繁忙,先規劃把學分都修完,剩下論文什麼的,到時候再說。第一年,我每月都必須飛中國一趟,每個月都要請一次假。而現在第二年結束,學分也都搞定了,勢必要開始準備博士論文。

 

畢業的門檻,學校有規定必須要有合計 4 分以上的文章發表,由於不是全職學生,根本不可能在實驗室做基礎研究,跟指導老師與學弟討論後,建議可以從 dry lab 的 meta-analysis 文章著手,先學習 meta-analysis 的處理方式及文章寫法,順道彙整心得,之後還可以應用在設計動物試驗或是小型臨床試驗。

 

 

嘗試自學,看似簡單,但最後還是卡關了!

 

剛開始著手時,看了不少對岸的 meta-analysis 文章以及教學影片,並且挑了一份將近十年的 meta-analysis 文章,作為延伸文章的主要參考文獻,彙整裡面所提到的臨床試驗數據,嘗試進行統合分析。另外為了學習軟體的操作,發現新思惟校友們都是使用 CMA 軟體,特別也找了 CMA 統計軟體操作的課程先了解。

 

上完那堂課,跟著老師的範例做出圖表。雖然課堂上講了一堆統計名詞也不是很懂,但似乎軟體操作已經可以入門,正要開始運用前人文章整理的表格進行模擬分析,才發現,這些臨床試驗根本沒有操作範例那麼單純,試驗所使用的指標可能有兩三種,一下子就卡關了。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SCChou_Meta-analysis_20200705_1155
2020 / 7 / 9

如果一天可以學到 meta-analysis 的寫作精髓,為何不投資自己?

 

作者:大林慈濟醫院 核子醫學科 周詩瑾 醫師

 

 

01_innovarad_SCChou_Meta-analysis_20200705_1155

 

 

今天是我第一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

 

 

想寫臨床論文,才發現「收案」是最大關卡!

 

先寫一下此次報名的緣由,因為在醫院服務需要有文章產出,以往只寫過 interesting image 及 case report 的經驗。

 

去年提出有生以來第一個院內計畫,需要由臨床醫師收個案,在計畫撰寫、IRB、受試者同意書、主持人學經歷、預算編列等各項繁瑣的文件完成並通過院內計畫。

 

到執行時才發現,因為收案族群需要自費,至今仍看不到收案的盡頭……

 

閱讀更多 »

01_innovarad_yuchang_Meta-analysis_20200705_1082
2020 / 7 / 9

能夠解決問題,才是優質的課程。統合分析這堂課,令人驚艷!

 

作者:高雄長庚醫院 骨科部 張育睿 醫師

 

 

01_innovarad_yuchang_Meta-analysis_20200705_1082

 

 

在今天課程前,我所認識的統合分析,是一門高深莫測、不易接近的學術領域。

 

但是可以針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直接開始做研究,不需要撰寫 IRB 並苦苦等候審核,實在是很吸引人。因此,這次確定這個梯次的時間允許,就直接報名課程了!也特別感謝新思惟團隊安排排隊候補,並很幸運的等到名額,讓我可以及早上到這門實用的課程。

 

 

現階段最重要的:產出論文

 

動手實際操作及知道如何生產論文,遠比精通背後的統計理論還來得重要許多,至少對現階段的我而言是如此。

 

新思惟講師們生動的說明以及經驗分享,還有最重要的互動實作,都能讓人減少對於這個領域的陌生感。短短不到八小時的課程,點出了我們初學者所欠缺的地方,雖然最後仍然有問題沒搞懂,但上過新思惟的課程後,確實可以讓人對於生產出一篇 meta-analysis,有極大的信心。

 

閱讀更多 »

PATI_20200614_0437
2020 / 7 / 3

快速審閱 18 天,成功發表第一篇統合分析!

 

作者:中國附醫 神經部 蔡昇達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蔡昇達醫師團隊,關於 COVID-19 的神經學表現之系統回顧,獲 Frontiers in Neurology 刊登!

 

 

PATI_20200614_0437

 

 

轉瞬即逝的發表機會

 

清明連假的晚上,部主任打電話來:「新冠肺炎全球蔓延,我們也該為世界做些什麼!我們來寫一篇 review,統整所有新冠肺炎的神經學症狀,昇達覺得如何?」

 

聽完有點震驚,想說我連一個新冠肺炎的病人都沒照顧過,要來寫 review?但仔細想想,部主任的視角還是比較寬廣,因為台灣疫情控制得好,才更應該來寫 review 幫助疫情嚴峻的國家,節省抗疫醫師們的寶貴時間。

 

想完後立即答應主任,主任隨即交代最關鍵的重點:「要快!寫這種文章的機會轉瞬即逝!」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510_0318
2020 / 6 / 8

2020 / 8 / 29(六)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20 年 8 月 29 日(六)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特別公告】好評加開,7 月班報名踴躍已額滿,8 月班請把握機會!

 

 

與其買書摸索,爬文看評價,不如用一天的時間,親自扎實地上一堂,讓技能一次到位!

 

無資源、沒經費、零基礎也不怕,因為 meta-analysis 論文容易寫、容易發,不需要 IRB,還免收案,用自己的電腦搜尋資料庫的大數據,就能順利發表論文,非常適合「資源缺乏」又需要「單兵作戰」的研究者!

 

無論你是想從 0 到 1 的完全新手,或是想提高論文量產的資深老手,現在正是把握 meta-analysis 的好時機;這堂課以發表為導向,不僅帶你深入了解論文產出的必經過程,還手把手教你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協助你將寫作、發表效率最大化。

 

回顧 2019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共 517 篇論文登上 PubMed,論文破蛋數高達 80 人; 2020 年,有校友在住院醫師階段,課後已產出 4 篇 IF > 5 的 meta-analysis 論文。

 

課程品質保證,用一天的時間,現在投資自己,將來登上 PubMed 有你!

 

 

 

立刻投資自己

 

 

20200510_feedback_00003

 

20200523_feedback00001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20 年 8 月 29 日(六)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00523_1139
2020 / 6 / 8

2020 / 8 / 29(六)課程記錄

 

 

 

 

 

 

[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關於頭頸癌中白蛋白與鹼性磷酸酶比值的預後評估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torhinolaryngology 刊登!
[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關於較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者有較差頭頸癌預後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ancer 刊登!
[快訊] 王韻婷醫師團隊,以全身免疫發炎指數作為頭頸癌預後指標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Oncology 刊登!
零基礎起步,發表人生第一篇統合分析。(王韻婷 醫師)
2020 / 8 / 29(六)活動內容

2020 / 8 / 29(六)課程講者

2020 / 8 / 29(六)報名額滿

2020 / 8 / 29(六)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20 / 8 / 29(六)課程照片記錄

2020 / 8 / 29(六)「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