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蔡依橙)
我們在討論是否有教職,都是看你有沒有教育部長名字的那張證書,也就是所謂的部定教職。
問:校長好,課後開始做自己的統合分析,收錄論文都已找到。規劃的 subgroup 分析,會分 A/B/C 三種藥物,而我收錄的文章中,有一篇文章同時有 A 跟 C 兩個 arm。
我本希望在 A 和 C 的統計時,都可以使用到這篇文章,所以輸入資料時,這篇文章我 key 了兩筆,治療則分別輸入 A 跟 C。可是進入統計時,CMA 發現這筆資料是重複的,就不能跑了。
請問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真的是可以同一篇文章出現兩次嗎?軟體上要怎麼操作?會不會有同一篇文獻使用太多影響結果的可能性?
答:(蔡依橙)
你的狀況,如果你 A 跟 C 都想要的話,要拆分對照組。請參考以下兩個連結去操作,這兩個連結也會是你之後在 materials and methods 說明萃取資料處,會用到的 reference。
筆名:知道要如何長大的自己
第一次接觸到新思惟是在 2014 年,醫院邀請蔡校長來分享醫學海報的製作,那是第一次見識到,原來不需要很大的組織,就可以把課程活動辦的實用而充滿細節,也知道公版 / 模板不一定是對的。
作者:邱家佑 醫師(The 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Houston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首先感謝新思惟讓我有機會可以練習中文寫作,不然太久沒用中文寫長文,中文能力會變差。我參加過新思惟的三門課程,依序是《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跟《統合分析工作坊》,後兩者對我的影響比較大。
簡報課程是我第一個參加的課程,現在每 1-2 個月就會在科內簡報,應用新思惟化繁為簡的手法做得差不多就好,不求滿分,只要在同儕水準以上就好,簡報課程所學習到的東西,更應用在我寫論文做圖表的設計上。
作者:台中榮民總醫院 張硯程 醫師
在 2022 年末參加新思惟的《統合分析工作坊》,我非常喜歡、也非常推薦這個課程,因為它從活動開始前到結束後的完整規劃,非常適合初學者,並且建立了非常有價值的研究社群。
新思惟團隊對於課程架構的用心,讓學員在工作坊的前中後都能獲得啟發。活動開始約兩週前便提供參考文章,讓參與者有充分的時間閱讀並思考,同時也搜集每個人的提問並在課程前統一回覆答案,在疑惑獲得解決的同時也能從別人的問題裡學習。
課堂中講解的議題廣泛,卻各個命中要害,絲毫不拖泥帶水,適當的休息以及貼心準備的咖啡點心,即使課程長達七個半小時也不容易睡著。
課後要求學生再次閱讀指定文獻後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提問,並統整成「課後問答集」,鼓勵複習和反思,透過熟悉度的提升,進一步減少對寫作的恐懼,學員活動結束才想到的問題也能得到解答。最讓人驚艷的是,校長透過 Office Hour 提供售後服務,讓新手不再那麼害怕實際寫作遇到瓶頸卻無人可諮詢的窘境。
問:感謝校長,Office Hour 問了幾次,經歷投稿、revision,現在被接受了!接下來是 proof reading,請問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嗎?要逐字檢查,還是看重點就好?
答:(蔡依橙)
恭喜恭喜!很高興 Office Hour 有幫忙!雖然每週只是回答幾個題目,但都是大家在各個階段會遇到的細節卡關,一個一個解決掉後,被接受且刊登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