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統合分析工作坊

Meta-analysis_20190505_0194
2019 / 5 / 15

問:請問校長如何把 meta-analysis 工作坊,從「想法」化為實際的「課程」,這當中的評估跟架構,是怎麼思考跟實行的呢?

 

 

20190510003519

 

 

答:(蔡依橙)

 

喔喔,同學這個問題很「後設」,也就是很 meta-。意思就是,你在上課的過程中,還能靈魂出竅一下,思考這一切到底怎麼構成的。

 

有這樣的想法,表示你可能有「構建」事情的傾向,這樣的個性很適合創業,就算不辭掉工作,在組織內,做「內部創業」也很好。希望以下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

 

閱讀更多 »

00_FB_Meta-analysis_20190505_1695
2019 / 5 / 8

2019 / 5 / 5(日)課程照片記錄

 

 

00_FB_Meta-analysis_20190505_1695

 

 

2018 年新思惟校友的研究成績,meta-analysis 佔原創研究比例「從 2017 年的 5%,上升到 2018 年的 11%」,此研究方法不需要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工作,還被多數學校升等接受,綜觀上述條件,對於沒有資源的初學者而言,meta-analysis 確實是出道的好領域。

 

然而,想要入門 meta-analysis,光是統計不同、文獻搜尋繁瑣等諸多狀況,若靠自行摸索不僅費時費力,還未必能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這門課,就是為研究初心者量身規劃,以系統化的學習,幫您省下試誤的時間。

 

感謝新思惟的老師們和助教們,不論我們的步伐是多麼的跌跌撞撞,過了今天,知道有許多人和我一樣,也有大人們在前方走給我們看,告訴我們不要害怕!真的十分感動。

 

非常感謝安排這樣一個深入淺出,對初學者 friendly 又能有效率成長的課程!

 

只要一天,就能學會投稿 SCI 的核心知識,連投稿等級的統計圖表也可輕鬆上手!課程中,直接教導各位使用 CMA 統合分析軟體;不用寫程式語法,僅是照著課堂指引及實作手冊做,forest plot、funnel plot 等圖表,兩小時內就能順利完成,讓您學有所成且滿載而歸,踏上研究之路更有信心。

 

實作手冊與教材(軟體)可以互相搭配上手,讓人忍不住想快點使用。

 

內容充實,互動實作很有收穫。

 

在工作坊練功,協助各位克服「資源較少」、「統計不同」的阻力,回家您就可以開始作 meta-analysis。無資源起步,一個有論文的未來更是指日可待!

 

以下,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banner-01
2019 / 5 / 6

2019 / 8 / 11(日)活動內容

 

統合分析工作坊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orkshop

 

2019 年 8 月 11 日(日)9:00a – 4:30p

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banner-01

 

 

對沒有資源的年輕研究者而言,meta-analysis 是研究起步的好領域,不需經過 IRB,也能利用臨床之餘的零碎時間工作,成為越來越多人出道時的選擇。

 

隨著時間及資源的積累,meta-analysis 變得更加容易寫、容易發,亦被多數學校與醫院升等接受。課程品質保證,讓初學者也能親手畫出投稿等級的圖表!

 

下半年第一場,先搶先贏!

 

 

 

 

20190309_feedback_00002

 

20190309_feedback_00001

 

 

看 meta-analysis 的論文,想學著寫,卻不知道重點在哪裡?一篇 meta-analysis,最重要的數值是哪些,內行人在意什麼,怎麼算出這些數據?搜尋文獻時,如何最有效率,完成以發表為導向的評估?如果能在自己的電腦,畫出漂亮的 meta-analysis 圖表就好了!

 

新思惟,知道你需要什麼。面向新手、協助起步的高品質工作坊,讓你的能力拼圖,加上重要的一大塊!

 

 

時間:2019 年 8 月 11 日(日)9:00a – 4:30p

地點:台北捷運公館站旁 集思台大會議中心 尼采廳

 

 

線上報名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190811_0267
2019 / 5 / 6

2019 / 8 / 11(日)課程記錄

 

 

 

 

 

 

 

 

[快訊] 梁耕維醫師團隊,關於 PD-1 抑制劑治療對晚期或復發子宮癌患者存活率影響之統合分析,獲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刊登!
[快訊] 程羽嬿醫師團隊,關於飛秒雷射輔助白內障手術後的乾眼症狀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快訊] 程羽嬿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Latanoprostene Bunod 治療隅角開放性青光眼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刊登!
[快訊] 王弘裕與曾秉濤醫師團隊,關於使用 sevoflurane 麻醉後,使用藥物預防兒童急性譫妄之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 刊登!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上完新思惟讓人走得又快又遠。(王弘裕 醫師)
做研究可以「變更設計」嗎?不要一條路走到底,該轉彎要轉彎!(曾秉濤 醫師)
[快訊] 邵佳慧護理師團隊,關於頭頸癌治療後的牙關緊閉,使用運動復健之療效統合分析,獲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刊登!
[快訊] 程羽嬿醫師團隊,以 iStent 作為單一手術治療開放性青光眼的統合分析,獲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刊登!

 

 

2019 / 8 / 11(日)活動內容

2019 / 8 / 11(日)課程講者

2019 / 8 / 11(日)報名額滿

2019 / 8 / 11(日)滿意度分析 與 手寫回饋

2019 / 8 / 11(日)課程照片記錄

2019 / 8 / 11(日)「統合分析製圖大賽」得獎作品

 

閱讀更多 »

meta-analysis_20230513_0241
2019 / 3 / 14

害怕統計的我,課後卻喜歡上製作圖表!

 

作者:匿名

 

 

meta-analysis_20230513_0241

 

 

當實證護理成為職場必備能力

 

醫學中心及醫學院校都在推實證醫學還有醫策會的比賽,就可知其重要性,若臨床醫護人員不認識、不做初步了解就會被淘汰。護理學會也在推行「實證護理」,進而發展臨床指引,真的是一大工程,對於臨床護理人員而言是極大挑戰與壓力。

 

壓力來自於,許多技術或照護都找不太到文獻,要不就是要參與研究,礙於研究經費來源等因素,讓臨床護理人員沒什麼動力。忙碌的臨床工作還要被逼著寫報告,尤其是醫學中心醫師升等、護理人員行政績效,所有技術或 SOP 都要證據佐證。

 

實證醫學、實證護理在臨床上如同一隻巨獸,不斷無情地啃食醫護人員的生命。要升等、晉升快,就要靠寫出不錯的統合分析的文章(拍手)!

 

閱讀更多 »